雷魯根此言一出,會場內響起一片細微的吸氣聲和壓抑的議論。
對此番審議對象艾倫·路德維爾提出異議的,也並不隻是雷魯根一人而已。
角落裡幾位佩戴著家族紋章的貴族軍官,此刻也紛紛交換著眼神,低聲附和著什麼,言語間不乏對平民出身軍官迅速崛起的警惕與某種程度的輕蔑。
隻是雷魯根的聲音最大,立場也最為鮮明。
他的身份也最為敏感,畢竟他掌握著相當一部分人事權,在軍中有著一部分不容忽視的人脈,若是強行無視其意見,人事部那邊恐怕不好收場......
“這下可真是難辦了啊……”魯登德夫低聲自語,手指摩挲著下巴上修剪整齊的胡須,重新拿起那份似乎已經被他翻爛了的匿名資料,似乎想從那字裡行間再找出點什麼他剛才可能疏忽的細節。
“在軍校以第一的身份畢業,但那隻是一個普通的士官學校,並非培養高級指揮人才的搖籃……”他喃喃道,像是在說服自己,也像是在尋找突破口。
“在實習於軍隊期間,並無任何出格行為,紀律嚴明,服從指揮……”
“內務情報部門對其評價極高,稱其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與‘強烈到近乎偏執’愛國熱情,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出色教學能力……”
“在僅有的幾次前線作戰中,就已獲得前線實戰部隊主官的聯名推薦……而且,還是一次審查通過者。”
所謂一次審查,是帝國為了彰顯對人才多樣性的重視主要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對軍大學候補生進行不同批次的審查。
大多數候補生,都需要經曆兩到三次審查,才能最終獲得入學資格。
可若是一次審查便能通過,通常意味著此人在各方麵都達到了無可挑剔的程度,有極大概率直接入選。
可在這帝國軍大學的審查曆史上,不乏那些通過二次、甚至三次審查才得以進入軍大學,並最終成長為帝國棟梁的人才。
例如,此刻就坐在魯登德夫身旁,與他並稱“帝國雙璧”的保羅·馮·傑西亞少將,以及魯登德夫本人。
這兩位帝國軍界的耀眼將星,當年均是二次審查才勉強通過。
前者魯登德夫,當年的審查評價是“頭腦敏銳,乾勁十足,但缺乏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且偶有不切實際的妄想傾向……”
後者傑西亞少將,則被審查員評價為“一個優秀的學者胚子,在魔導學或精密機械學領域或許能取得非凡成就,但其學究性格過於強烈,不適合擔任需要果決判斷的將軍之職,亦非高級參謀的理想人選。”
然而,曆史已經證明,當年的審查員們或許看走了眼,又或許是這兩位在後續的軍旅生涯中彌補了自身的不足。
如今,這兩人已然成為守護帝國的堅實壁壘,備受帝國人民的期待與信賴,是公認能肩負起帝國未來的俊傑。
想到此處,魯登德夫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他捏了捏自己濃密的胡須,神情中流露出幾分為難。
“如果……如果讓此人落選的話,”魯登德夫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故意說給某些人聽。
“那麼本季度入學新生名單上,恐怕……就隻能掛零了呀。”
此言一出,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
台下眾軍官,包括那些先前對審議對象抱有異議的貴族軍官,此刻都露出了駭然之色。
掛零?
帝國軍大學一個季度招不到一個合格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