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石佬廟中知真情 張山翠靈遭厄運_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塵緣丨豬八戒與高翠蘭的故事 > 第20章 石佬廟中知真情 張山翠靈遭厄運

第20章 石佬廟中知真情 張山翠靈遭厄運(1 / 2)

高翠蘭聽說張山的孫子去了石仙廟,高興地道:“他們的孫子能去廟裡上香,看來年齡不小了?”石佬道:“今年二十歲了。”高翠蘭道:“您知道這麼清楚?”石佬歎了口氣道:“唉,翠靈的婚姻不幸呐!”高翠蘭吃驚地道:“怎麼了?”石佬便把昨天翠靈的孫兒說出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原來翠靈同張山婚三年後得一子,取名張煜。張煜七歲那年,母親翠靈突得一病,臥床不起,茶水不進,找遍了當地的郎中,也瞧不出是什麼病症來。一直捱到第七天,才睜開眼對張山道:“不要找郎中了,我現在被壓在王母山下,誰也救不了我。帶好煜煜,彆忘了石佬爺對你的恩德。”說罷便撒手人寰了。

張山痛苦欲絕,料理了後事,終身未娶。把心思放在培養兒子身上,張桓後來也考取了功名。由於張山父子不善交結權貴,隻能在邊遠地區當個縣官而已。張山等兒子離開後,自感孤獨,終日思念妻子,積鬱成疾,不到六十歲也追妻子而去。

張煜在家守孝三年,剛在蘇北任縣令不久,不知道得罪了哪位官爺,又被貶到嶺南梅山任縣丞。他看到當時官場腐敗,江河日下。兒子漸漸長大,雖然飽讀詩書,也沒讓他去考取功名,而是從朝廷貶到嶺南的官員中找了些醫學書籍,讓他學習醫道。

張煜雖然遠在外地為官,多年未能回鄉,但時刻懷念葬在故裡的父母,更沒有忘記父母臨終的囑托。看兒子已經長大成人,這一天,夫妻倆把兒子張桓叫到麵前,問道:“桓兒,你還記得咱們的家鄉嗎?”張桓道:“老家怎麼會忘哪?我做夢都去了老家。”張煜聽兒子的話講的懇切,便放下心來。又問:“想回老家嗎?”張桓道:“想啊。怎麼,咱們要回老家了嗎?”張煜道:“不是咱們,我問的是你?”

張桓瞪大了眼睛,不解地道:“我?”張煜道:“對,你願不願意回老家一趟?”張桓看了看爹媽道:“有什麼願不願意的?要我說,爹,咱們都該回去了。你還想在這個位置上乾下去,受不完的窩囊氣!”

張煜道:“身為朝廷命官,應當以四海為家。身居其位,總想為百姓做點事兒。現在還不到告老還鄉的時候,豈能說走就走。官場自來險惡,難以預料。爹爹既然走了這條路,也還得再乾幾年。即便回家種田,也得從頭學起,何以能養家糊口?爹爹雖然被貶,這算不得什麼,比起那些大官來,像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劉長卿、都曾貶到嶺南。那才是大起大落,他們一樣要麵對,不也一個一個挺過來了嗎?當官者要問心無愧,不能隻想升官發財。至於命運如何,天下人都一樣,那是身不由己的。”

見兒子沒吭聲,張煜又道:“張桓哪,你現在長大了,爹不讓你走當官這條路,你埋怨爹嗎?”張桓道:“兒子隻是擔心爹,怎麼會埋怨爹呢?”張煜道:“不埋怨就好,也不要擔心爹。大丈夫活在世上,不能隻斤斤計較,多愁善感,而是要心胸寬敞,隨遇而安。”張桓道:“孩兒知道了。”

張煜又問:“我讓你鑽研些醫術,你用心學嗎?”張桓道:“您交給我的那些書,孩兒都讀懂了。我覺得學醫挺有意思,孩兒還拜了席郎中為師呢。”張煜道:“好,這席郎中也算當地的名醫,你跟他能學到些東西。”張桓道:“不過,我越學越覺得醫學深奧,在席郎中那裡,我看他常見的病還能處理,一旦遇到疑難雜症,也是沒有辦法。”

張煜會意道:“能看到這些,說明你用心了。醫學不但深奧,而且關乎人的性命。叫我說,當個郎中不比當官容易。案子判錯了,會害及無辜,病症斷錯了,照樣會出人命。真正的好郎中一生能救多少個性命,減少多少人的痛苦呀。”張桓看著父親嚴肅的臉,聽到這些意味深長的話,忙道:“爹,我一定要做個好郎中,你就放心吧。”張煜會心的點點頭。

張桓的母親坐在一旁,聽到兒子立誌學醫,心中自然高興。這時便問張煜:“你是叫他學醫,還是叫他回老家?”張煜道:“學醫是學醫,老家還是要回的。”張夫人道:“我覺得桓兒還小,要不再等兩年”張煜道:“再等兩年?這可是我的一塊心病呀!”

張桓喊道:“娘,我都二十歲了,您覺得我還小嗎?”張煜看著夫人道:“咱們這次離彆家鄉,已經整整十三年了,母親去世的時候,我才七歲;咱父親去世的時候,張桓才七歲。都是‘七’,可是,咱們再想看看他們,哪怕到墳上燒個紙錢,卻是山隔水阻,遙遙無‘期’呀!”

張夫人見官人又要悲傷,忙道:“既然兒子願意去,你安排他去就是。這樣吧,我帶他一塊回去?”張桓道:“娘,你總是不放心我。”夫人道:“不是不放心,你自己從沒出過遠門。”張桓道:“我哪裡不能去,都是您總不讓我出門!”張夫人還要嘮叨,張煜攔住道:“好了,孩子大了,你也彆想那麼多。得讓他自己闖闖世麵了,總不能老是不放手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桓也幫襯道:“爹說得對,我早想回老家。十多年了,咱們越走越遠。家中連個給爺爺奶奶燒紙的也沒有,咱不想念他們,他們可惦念著咱們哪。”

一句話,說得張煜兩口子百感交集,眼淚都流了出來。張桓一看爹娘哭了,忙解釋道:“爹,娘,我說得過分了,你們彆傷心,我知道家裡還安排族人燒紙看墳呢。”張煜道:“行孝是彆人代替不了的,再說了,十多年了,他們現在怎麼樣也說不清楚。所以,我最近老睡不好覺,一閉眼覺得你爺爺奶奶來了。”張桓道:“你是思念父母心切。等我回去,把墓重新修好,多燒些紙錢,多守他們幾天,你們就放心了。”

張煜見兒子已經懂事,心裡也踏實許多。便對夫人道:“孩子長大了,就是不一樣。你也不用擔心他,讓他自個兒回去一趟吧,你跟著反而是累贅。”張夫人道:“看你說的,叫他一個人去呀?”張煜道:“怕他一個人孤單,那就讓管家管興跟他一塊去。”

張桓道:“您叫管伯走了,連侍奉你們的人也沒有了。還是我自己去吧?”張煜道:“路程太遠,你也沒有出過遠門,說實話,我也有些擔心。不過,管興懂得些世道,你們一塊去,我和你娘心裡就踏實多了。”張桓知道父親已經安排妥當,也不再說什麼了。

張煜又囑咐張桓:“我還有一件心事,你奶奶去世的時候,我還能記得,她是得了一種莫名其妙的病,一連昏迷了七天,不能言語,臨終前卻對你爺爺講了一句話,說她‘被壓在王母山下了’,一直是一個謎。你爺爺後來也曾帶著我到處打聽,可始終沒能找到王母山的下落。你這次回去,山高水遠,也順便打聽打聽,哪裡有叫王母山的,如果能找到,你要好好去祭悼一番!”張桓道:“孩兒明白。”

張煜歎口氣道:“唉,你奶奶死的不明不白,你爺爺也是為了她,朝思暮想,積憂成疾,才早年去世的。”張桓道:“這事孩兒知道。我還聽您說過,奶奶活著的時候,還會給人治病呢,她沒有留下過藥方嗎?”張煜道:“人家都說你奶奶是個奇人,她平常是不給人家看病的,所謂治病,都是那些郎中治不好的,比如孕婦難產的,她救了不少;還有溺水死了的孩子,被她遇到,也給救活了;後來那些得了絕症坐床不起的,慕名找到她,她也能手到病除。”

張桓聽得津津有味,不禁讚道:“原來我奶奶這麼有本事,這可是起死回生之術。”張夫人也道:“是呀,我雖然沒見過你奶奶,可聽說好多人都叫她‘靈仙姑’呐!”

張煜站了起來,又歎氣道:“可惜她剛出名不久,自己卻得了不治之症。”張桓想了想,對父親道:“爹,我一定要找到王母山,探個究竟!”張煜道:“能找到當然是好,也了卻了你爺爺的一個心願。”便吩咐夫人給兒子打點行李。

張煜又想起一件事,轉過身來對兒子道:“對了,你爺爺還告訴過我,說有個叫石佬的,是咱家的救命恩人,可一直找不到他。不知道他是人還是仙?你爺爺任應山縣令時,曾為他建一座廟。那幾年在老家為你爺爺守孝,我每年都帶你去上過香,你可記得了?”

張桓問道:“是不是在一座山上?”張煜道:“對,那座山叫寄雲山,離咱老家二、三十裡。我每次去,都沒見到過真人,隻是有座石頭像。可你爺爺對他這麼尊重,說明對咱家恩情天高地厚。你這次回去,一定要到廟上拜謁他老人家。”張桓道:“咱家的恩人,我一定會去。”

一切安排妥當,第二天張桓便跟著管家上了路。

嶺南離山西交城近兩千裡的路程,且不講山高水險,路途艱難,隻說張桓主仆二人曉行夜宿,遇水搭船,少不了繞路耽擱,一連走了兩個多月,方來到應山地界。張桓給管興商議:“既然來到應山縣,咱們打聽一下寄雲山的路徑,先去石佬爺廟上香吧?”管興答應,問了路,便奔石仙廟而來。

管興老早準備好香燭、供品,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寄雲山下,找到上山的路,來到石仙廟前。張桓已經記起兒時來過的光景,廟宇尚在,可有些破爛不堪了。

張桓感歎一番,便推開廟門,走進殿內。他記得原來有個看廟的老人,迎接香客的,現在也不見了。隻好叫管興將供果擺上香案,點上了香燭,張桓理了理衣服,行了三叩九拜大禮,然後跪在香案前祭悼道:“晚輩張桓,因居家離此遙遠,沒能及時前來給您老人家燒香叩頭,請您老人家恕罪!”

卻說石佬此時正在自己神位上,聽到這位香客說話有些外地口音,覺得奇怪。仔細看了看,隻見來人是個年輕後生,長得一表人才。後麵還跪著一個年紀大的,像是個仆人。那個自稱叫張桓的念禱罷,行了大禮,仆人也連連磕頭。石佬心中暗想:“常言道,一方神靈保一方平安。這個外地娃兒卻對我如此虔誠,怕是拜錯廟了吧?”更引起他的注意。


最新小说: 上交係統帶飛祖國,全家哭求原諒 被搶人生,真千金被頂級豪門寵瘋 直播整活!全內娛爭著給我封口費 我有小姨管後院,你們有嗎 我靠演戲在驚悚世界求生 讓你相親警花,你逮通緝犯! 重生撕毀回城令,殘疾軍官急瘋了 說好做任務怎麼變成談戀愛了?! 備殺 社恐女神不想這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