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花回到原世界,彼時雲彼丘雙手捆縛,跪在金鴛盟舊址前。
以揚州城留下的五十八義士家眷為首,有人上拳頭,有人上指甲,有人紮針,有人用鞭子。
比起上一次在百川院邢台被李蓮花救下來,這一次可沒人再救他。
不少江湖人圍著雲彼丘,言辭鄙夷的唾罵...雲彼丘要在這裡公示三天,接受天下人唾罵,三天後處以極刑。
“上次李門主還親手救了他,就這種畜生,他才不值得人救。”
“貪生怕死假仁假義之徒,他若是真有心,怎麼不把自己曾害死58位兄弟的事說出來呢?恐怕他也知道他說出這件事後,李門主彆說原諒他,更會親自殺了他。”
“惡心。”
“我以和他名字相似惡心。”
“打的好,這位嫂子不如沾點辣椒水。”
“去金鴛盟求碧茶之毒的人回來了嗎?”
現在的江湖人不再信任百川院,不願意在百川院邢台上處決雲比丘。
大家更信任天幕上出現的劉如京阮飛翔幾人,百川院大批門人已經反叛,決定把紀漢佛等人趕下台,去找劉如京阮飛翔成立四顧茶館。
江湖人士則覺得天幕上對雲彼丘的處理就挺好的,他們闖進百川院把雲彼丘帶出來,交給五十八義士的家眷泄憤。
李蓮花遠遠看著這一幕,原本想親手殺了雲彼丘的想法漸漸消失。
比起他,五十八義士的家眷,才是更對雲彼丘恨之入骨之人,他們應該不希望雲彼丘簡單的死亡。
他遠遠為五十八義士上了三炷香,起身離開。
這一個時辰內,李蓮花有天幕作為加持,可以隨意來去,瞬間移動。
他去了一趟百川院,從紀漢佛等人那裡拿回屬於他曾經的銀子,平分給五十八義士家眷所居之地。
普渡寺中,曾為五十八義士點的長明燈,如今仍舊長明。
李蓮花笑了笑,一封信從窗外飛射而進,落到無了大師的桌案上。
無了大師微微怔住,手握著信追出門外,門外空無一人。
無了大師打開信,信上用熟悉的字跡寫著幾行字:
[和尚,我走了。
不必尋。
...]
無了大師看著手上的信,眼前恍惚出現一道青衣身影,笑眯眯地告訴他,他呢要去尋找自己的月亮,讓他不必擔心也不必再尋。
青衣身影消散在風中。
從此天高海闊,肆意鵬程。
無了大師恍惚間回過神,看著天空明媚的陽光,和掛在那裡的天幕,笑了起來。
這一刻他無比相信,李施主是在走向新生。
無了大師把信紙細心折疊,存放進木盒中,信紙上最後一行字,是讓他好好照顧自己。
無了大師關上木盒,滿眼笑意的念了一聲佛號。
李施主,再會。
天下所有人都在議論李蓮花之事,李蓮花的身份、經曆、和他的四顧門等,這些李蓮花通通不在意。
李蓮花唯一見的人,是自己師娘。
他想讓師娘與他一起走。
隻是岑婆不願。
岑婆不願意離開雲隱山,漆木山葬在這裡,她也在這裡生活了那麼多年,她已經習慣山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