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岡被貶,在京城人看來根本就不算一件事!
儘管他是狀元,儘管他曾立下大功,但這又有什麼了不得的呢!
當年範相公那般大人物,不也被貶謫過嗎,又何況區區王岡!
都說宦海浮沉,那便沒有隻升不降的道理!
說不準過上兩年,官家突然想起他來,一揮手就又委以重任了!
所以,這根本就算不上事!
起初,也確實如此,這道消息在吃過見過的京城爺們中,連點水花都沒有濺起!
然而過了幾日,就在大家議論官家要如何改革官製的時候,突然有人出來爆料,王岡被貶根本不是他犯了錯。
而是因為他在遼國,打了西夏使臣和訓斥了對大宋無禮的遼國禮官。
這消息一出,百姓們頓時就炸了!
什麼?打了西夏人,訓斥了遼人?
這怎麼能被貶呢!這是揚我大宋之威啊!
那西賊狼子野心,邊疆作亂,我大宋多少兒郎死於其手,他們難道不該打嗎?殺了都活該!
那遼國更是如此,喊著兄弟之國,卻老暗戳戳的搞事,有事沒事就派使者來找麻煩!
今天質問大宋為何要在邊疆陳兵,明日又來威脅大宋割讓土地,要不是打過他這幫蠻夷,早就把他們弄死了!
這王狀元身在異國,卻有如此風骨,簡直堪比班定遠啊!這是民族英雄啊!
一時間,市井之中有關王岡被貶的種種議論,甚囂塵上。
而那些茶館、酒樓裡的說書先生,也緊跟熱點,講起了《王狀元使遼傳》。
這一下又讓更多的市井百姓知道了這事。
然而就在百姓們為王岡在遼國的壯舉擊節讚歎時,又有消息傳出來,官家原本對王岡這番維護大宋威嚴的舉動是很滿意的,準備封官加賞他的。
結果朝中有大臣擔心遼國不滿,抹去了王岡道功勞,還打壓了他,將他貶去齊州做一個小小的通判!
百姓們一聽,氣的火冒三丈!竟然會有人因為顧忌遼人,而刻意打壓自家的功臣!
忠臣含冤這種戲碼,素來最易激起民憤!
風向頓時一變,沒人再去討論王岡的事跡,反而對朝中大臣聲討起來。
“軟骨頭”,“宋奸”之類的詞彙,層出不窮!
更是有人喊出:“官家身邊有奸臣!”
民間沸沸揚揚的議論,很快就被那些禦史、諫官們得知。
這幫言官二話不說,直接寫奏章去問趙頊:民間鬨的這麼厲害,到底是怎麼回事?又是誰提議貶謫王岡的?麻煩你給個名單,我上半年的業績就靠他了!”
然而趙頊對此根本就不做回應,將這些奏章全部留中不發。
言官們等了幾天,連根毛都沒等到,頓時懂了,官家這是在偏袒、庇護那人啊!
這怎麼能行,事關業績……呸,事關朝堂風氣,斷不能輕易放過,皇帝麵子也不能給啊!於是再上奏章,然後又被留中了!
這次這幫言官真怒了,你要這麼搞,對於那人的身份,就彆怪我自由心證了!
他們第一個盯上的就是吳充,沒辦法就他最可疑,跟王岡有仇,說話有分量,最關鍵的事,他地位高,把他彈倒,能爆極品出來,蔡確就乾過!
於是二刷吳充的活動開始了,吳充人都懵的,這跟我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