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堅信,父母的宗教信仰為虛偽,政治為吹牛,經濟為欺騙,教育為老一套,藝術為淡而乏味,文化為虛假,戲劇為庸俗。”
“他們認為,家庭生活束縛了人,也絲毫不真誠。兩性關係,不管是婚內還是婚外,都充斥著虛偽。”
發言者舉起了雙臂。
“他們的目標是要建立起一種青年文化,反對資產階級的家庭、學校、教堂的三位一體製。”
“原本非政治的候鳥運動逐漸往政治靠齊,小夥子們歡呼著、驚喜著、辱罵著,各種亂七八糟的思想湧入,原先的候鳥運動到底如何,後來的人並不在意。”
“而原先的人,無論他們是否在意,無論他們是否想讓一切回到原點,他們也做不到。他們也被堵住了嘴,或主動封上了口。”
“他們曾經組織成員進行長途徒步旅行,探索德國鄉村、森林和城堡,強調與自然的直接接觸。”
“他們曾經重唱德國民歌,恢複民族傳統,試圖通過文化實踐構建‘更純粹’的德意誌精神。”
“他們通過篝火晚會、演講與民主討論,形成緊密的社群關係,強調平等與自我管理。”
不知是裝出來的,還是真的如此,發言者還真擺出一副“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的表情。
這如同一位擁有著精湛演技般的演員的表演,著實引得一片掌聲,從最初的雜亂無章,也演變為了後來的整齊劃一。
在掌聲的鼓舞下,發言者繼續往下講。
“正如我剛才所說,沒人在意它最初的模樣,帶著亂七八糟思想的人們衝進了這個最開始隻是反對工業化的浪漫主義的地方。”
“這些人中,有的是誤入歧途,有的是就是如此,還有的僅僅是因為演講者的一兩句話就變了一個人。瞧瞧!多麼荒唐!”
發言者後退一步,右手往後一伸,一名秩序部士兵大踏步的過來,伸出兩隻手,發言者接過上麵的照片,再大踏步的來到講台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將照片給眾人進行了展示,上麵是候鳥運動成員在戰場時的模樣。
“他們反對機械化生產、物質主義和現代社會的秩序感。於是,在戰場上,他們丟棄了從兵工廠造出來的步槍、鋼盔、刺刀,用牙齒、木棍對敵人發動進攻。”
他給各個方向的聽眾都展示一片,而後將第一張照片往人群中一丟,緊接著展示了第二張照片。
“他們赤裸身體,把包裹著自己肉體的布料給撕扯成了碎片,直到光著身體,在戰場上飛奔,而後,他們一頭栽倒在彈坑中,混雜著鮮血與肉塊,火藥與泥土的汙水中。”
如同前麵那樣,第二張照片也被丟進了人群,接下來展示的是第三張。
“這個本應該巡邏站崗的候鳥運動成員跑進了森林,聲稱要感受‘自然氣息’。”
“同樣的,他把自己的衣服脫的一乾二淨,蜷縮著身體,躺在被炮彈砸出的大坑中,白雪是他的棉被,石頭是他的枕頭。”
接下來是最後一張。
“他們在戰壕裡升起了篝火,圍坐在一起高唱民歌,而後,一枚來自英國人的炮彈落在了他們的頭頂。”
“連帶著篝火,他們被炸成了碎片,肉塊先是被無情地拋到空中,又如雨點般迅速落下。剛剛還是戰友的士兵們立即化身成了食客,他們撕咬著、啃食著帶有火藥與泥土的肉塊,直到敵人的衝鋒開始時,他們被子彈打成了一個個窟窿眼。”
喜歡秩序病:瘋癲與文明請大家收藏:()秩序病:瘋癲與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