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斯嘉麗·諾克斯,這對我前往美國有所幫助。”萊曼在日記本上落下幾筆,之後靠在椅子上。
過了得有十分鐘,一段完整的介紹才正式出爐。
斯嘉麗·諾克斯,1900年至1996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12歲接觸厭金主義文章,次年參加集會。
她的作品從1918年的《荒唐的人們》到1976年的《我的幻想家:烏托邦》,時間跨度覆蓋了厭金主義的不同階段。
出身小資產階級的背景使其既同情無產階級的貧困,又對資本家壟斷保持警惕。她的早期作品呼應了厭金主義初期“調控物價、平衡收入”的溫和訴求。
其思想根基深受厭金主義運動的溫和派影響,其創作生涯從社會改良運動到多元意識形態實驗進程,其思想始終未脫離三條主線:反黃金霸權,但不反貨幣、階級調和論、文學作為啟蒙工具。
“……”萊曼思考了半天,才憋出一句:“你要比我更了解這個時代。”
“我所了解的是死的,你了解的是活的。”
兩方都不約而同的陷入沉默。
最先開口的是阿爾文:“記錄員,你所去的是紐約,而非芝加哥。”
“我明白,”這句話寫完,萊曼停頓了幾秒:“僅僅是好奇。”
“一個奇特的理由。”
對話結束。
萊曼走出這個還大致完好的旅館,呈現在眼前的是結束這場巷戰後的清掃。
街道上,秩序部與自由兵團的士兵們散發著傳單,上麵都不約而同的寫著一句話“凡持武器反抗政府軍者就地槍決”。
於是,兩方士兵成了貓,在街道上奔跑著,抓住那些不久前還試圖反抗政府的工人,他們依牆而立,在沒經過審判的情況下就地槍決。
他們的屍體堆得高高的,成了一座小山,每一位經過這座小山的人——秩序部士兵、自由兵團士兵,都會乾些小偷小摸的動作。
這場在柏林的血戰再次以秩序會的勝利結束。
這場鎮壓中,非政府的武裝部隊——秩序部竟集結了7輛坦克,5架飛機,數以百計的火炮,甚至在波茨坦、利墨裡克,還留有大批預備部隊,幾乎每支部隊都有著一個棘手的武器——坦克。
儘管數量不多,但還是震驚了政府。
在就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裡麵的內容可以很好的表達政府的情緒:“秩序會能在柏林動用7輛坦克、5架飛機,以及數以百計的火炮,那他們就絕不是隻能動用這麼點。”
“他們或許有自己的坦克、飛機、火炮生產車間,擁有著種類繁多的設計圖紙,有著完全能夠與當前政府對壘的軍事實力,甚至在柏林、波茨坦兩地,他們有著遠超政府的民眾支持。”
“他們的講話深入人心、令人癡迷,他們的軍隊全副武裝、實力強悍。”
“他們是一個龐然大物,無論對黨派還是政府來說。”
然而,這種震驚政府的武裝還不止如此,若是他們到巴伐利亞一探究竟,就會發現,先前被大規模派遣的部隊之中,居然夾雜著一支不容忽視的坦克部隊,也有著相當數量的飛機、大炮。
現在,時間正在逼近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最後一場大規模嘗試。
這段時間,萊曼依舊待在柏林,每天的任務,就是馬庫拉教學以及記錄實際上,到3月底,任務已經基本交給了漢密爾與安克西斯)。
4月6日,萊曼是在報紙上看到的消息——“uspd”與無政府主義者宣布成立“巴伐利亞sa共和國”,由作家恩斯特·托勒等領導。
“他們宣布銀行國有化、工廠由工人管理、建立紅軍,但缺乏實際執行力。托勒等人試圖避免暴力,與柏林政府談判。”馬庫拉接過萊曼手裡的報紙,看了一會後放到一邊。
“還會有第二次,等這第二次結束了再走也不遲,我們還可以多學習一會英語。”馬庫拉提議,萊曼在這方麵並無異議,點點頭,表示明白。
4月13日,慕尼黑爆發“棕櫚星期日政變”,“kpd”聯合部分左翼士兵推翻溫和派政府,建立更激進的政權,由俄裔黨員歐根·萊維內領導。
他們組建紅軍對抗政府軍,強製征用糧食與武器;實行“革命恐怖”,逮捕人質包括貴族與神職人員),處決“反革命分子”;還試圖切斷與外界的通訊,但未能有效控製農村地區。
這一政變,直接為秩序會提供了理由,在鎮壓到來前,於波茨坦,一場集會再次開始,自然是關於巴伐利亞當前局勢的。
“它們發動的每一場集會、組織的每一次武裝鬥爭,可以看見,這是群體癔症的發作,是一堆拿著木棍、嘴裡大聲叫嚷的瘋子試圖掌權。”
似乎是為了讓自己的話更具合理性,發言人請來了一位來自柏林大學精神病學係的教授,當那人走上講台時,現場幾乎是屏息凝神。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白紙,它的背麵被揉的皺巴巴的,在寫有字的那一邊,滿是充滿各種情緒的符號。
“托克勒先生的發言是正確的,”這位來自柏林大學的教授說:“它們一次又一次撕心裂肺的喊叫,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讓我們接受其思想,那是用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融合的產物。”
“它們像是模仿者,想要效仿彆人的勝利,想要讓我們跟隨著它們的病入膏肓一起瘋狂。”
教授將紙張輕輕放在桌麵:“如果說巴伐利亞所發生的一切是一堆從精神病院裡逃出的家夥所為,那麼秩序會和自由兵團就是偉大的救治者,親愛的同胞們,請你們好好想想吧!”
接下來,發言人走上台,教授再後退一步。
“那些必須清除的帶菌體,若是任由其胡作非為,所帶來的就是各種疾病,折磨的我們生不如死。”
原本應該是一場冗長的文學大會,但發言人到此卻突然話鋒一轉,用一句簡短的“消滅一切需要淨化的異端”結尾。
回應他的自然是持續不斷的掌聲,有的人則主動請纓加入淨化的隊伍。
喜歡秩序病:瘋癲與文明請大家收藏:()秩序病:瘋癲與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