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今天舍得過來了?”
老羅回到家裡,看到劉德信坐在屋子裡,麵前的桌子上擺放著飯菜,
“謔!烤鴨,鴨架湯,還是熱乎的,說吧,無事獻殷勤,憋的什麼屁?”
“這話說得沒良心啊,我前兩天不是過來了嗎,還給你帶了門釘肉餅和鹵煮。”
劉德信拉開板凳,招呼老羅洗手坐下,遞過去一雙筷子。
“呸!送完丹丹你就跑了,上次回來還是為了拿身份證明。”
“都是為了革命工作嘛,我可是又給對門補貨了,你想著拿走啊。”
這次過來就是通知老羅一聲,又放進去一批物資,包括剩下的電台、電池和配套的零件什麼。
總算是清空庫存了。
槍支放的是拐把子,子彈基數翻倍放,還有就是幾百斤的大米白麵,各種罐頭。
雖然劉德信自己吃不慣小鬼子的罐頭,但是對同誌們來說也是難得的好物。
“老羅,這次算是給你拜個早年,我準備回家了。”
“嗯,路上小心點,年貨什麼的準備好了嗎?”
“這兩天就在準備,保州那邊的我要過去辭工嗎?”
“不用,你田叔回去就幫你辦了,過完十五記得過來,有變動會提前通知你。”
田叔靠譜,這樣就不用特意跑一趟,直接回家就行。
兩個人也吃了個熱熱鬨鬨的午飯,結束後互相道彆,明年再見了。
從老羅那出來,劉德信直接去了什刹海那邊,去找田棗交代一下,也順便告個彆。
經過前幾次打交道的經曆,大家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礎。
這幫孩子年紀都不大,沒啥正經活能做,靠田棗這個大姐頭張羅著,還有街坊四鄰一點點接濟過活。
現在年景不好,又是大冬天的,大家生活都不容易,饑一頓飽一頓,日子勉強過下去。
正好這段時間,劉德信找上了田棗,一拍即合。
田棗帶著手下的孩子,負責踅摸花鳥魚蟲之類的,各種野物也行。
作為坐地戶,也還是有不少門路的。
很多遺老遺少虎死不倒架,提籠架鳥,飛鷹走狗,就是這次的目標。
劉德信出糧食換,如果有要求,罐頭也敢往外拿,反正市麵上就有鬼子和二鬼子倒賣的物資。
兩罐罐頭往麵前一擺,你能告訴我哪個是倒賣的,哪個是搶來的?
現在日子不好過,讓他們換錢換不了幾個子兒,換糧食肯定沒地兒。
現成機會擺在麵前,怎麼也能豐富一下空間的生物種類。
而且孩子們還可以自己扣鳥,找個篩子,底下撒上點吃食,用拴著繩子的短棍撐著一邊,然後拉著繩子遠遠的躲在一邊,等鳥兒進去覓食,拉動短棍,篩子倒地把鳥扣上。
至於野物,一般就是野兔、野雞,頂多就是麅子,最好也是活物,糧食多給點。
野豬抓活的那就是靠運氣了,更彆說野狼。
多給的部分不會太多,以免讓人鋌而走險,因為抓活的導致出事兒,那就是造孽了。
孩子們送過來的都是麻雀,斑鳩,還有麻衣雀,讀作麻衣巧。
村裡常說的順口溜:麻衣巧,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就是喜鵲。
還有老鴰,和喜鵲一樣數量不多,這倆都是叫的難聽腦子聰明的鳥兒,不好抓。
換來的觀賞類,就是百靈、畫眉、鸚鵡,竟然還有一隻鷹。
有金魚、錦鯉,甚至還有蟈蟈兒、蛐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