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家的這次家宴,人總算是到齊了,
又趕上抗戰勝利的大好事兒,老人有些老淚縱橫。
他們那一代人,一直麵對都是失敗,而且是慘敗,
當年他們老哥幾個一起去天津,沒有說扶清滅洋,但也是想為華夏做點什麼,
當然最後還是鬱鬱而歸。
幾十年來,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
看累了,心累了,
所以嚴禁孩子們去外麵闖蕩,老實的在家生活。
然而麻繩專挑細處斷,
迎接這個民族的是最沉重的苦難和黑暗,
那種絕望,壓在每一個國人心頭。
當有人點燃了黑暗裡的一絲燭火時,
沒有人知道會不會燒出一片藍天,隻看到死亡隨時出現在眼前,
很多人也默默地嗬護著這一丁點兒的希望,
老爺子也成了敵人眼皮底下的堡壘戶,
二孫子也加入了抗日力量。
如今守得雲開見月明,籠罩在頭上的陰霾一掃而光。
“乾!”
“乾了!”
大外甥帶的禮物豐厚,娘舅家的酒席也不賴呆,
雞魚肘肉擺上桌,炒個素菜也得加上大肉片子,
白麵饅頭大花卷管夠,
劉德信哥倆也沒有掃大家的興致,喝酒來者不拒。
好在這是至親的家宴,不會像那種純為了灌酒,菜都吃不上幾口,
那不叫請客,一律默認是摳逼,為了省菜,
嘴上掛著麵子,心裡都是眼子,
遇見這種,he,tui!
這邊也沒有什麼不上桌的習俗,
一般都是男人一桌喝酒,女人孩子一桌,
主家的女眷會一直忙著做菜上菜,才會有中途入座吃飯的情況。
家常菜不比外麵的花樣多,重鹽重油吃著就香,
劉德信在外吃過見過,對家裡這一口也不會嫌棄,
飯量又大,吃美了,主家看著也高興。
家裡來客人,是很多小孩子都盼望的事情,會做很多好菜,
這時候的小孩兒,不會吃兩口就跑出去玩了,
不到實在吃不下,絕對不下桌,
況且主桌上的人都在喝酒聊天,菜還能剩下,也會端給小孩兒這桌。
今天主桌十來個老爺們兒,二兩的酒杯端著,不喝急酒,
慢悠悠的抿著,高高興興的聊著,
一頓飯吃了兩個多小時,大家才儘興散去。
當然幾位舅媽和表嫂就太辛苦了,從準備到善後都不得閒,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都願意去飯店請客的原因,
上桌就等著吃,吃完直接就走。
……
再次醒來,已經是傍晚了,
現在天黑的晚,還能看到西邊太陽落山後的一片紅光。
劉德信翻身起來,伸了個懶腰,醒醒神。
晌午飯吃完聊完,劉德信哥倆就在炕上躺下睡了,醒醒酒再趕車回家。
把三哥搖醒了,兩人來到外屋準備打個招呼回家,
又受到了姥爺一家熱情的挽留,
幾番拉扯之後才來到大車邊,套上毛驢準備回家。
然後又是回禮的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