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東廂房內,
“大哥,喝茶。”
劉德信從桌上托盤裡翻起茶碗,提起白瓷茶壺倒滿茶水。
“老四,你這套茶具不錯,挺雅致的,嗯,茶葉也不錯。”
端起茶水輕輕吹了吹,劉德仁輕抿了一口,點了點頭,
“說吧,有什麼事兒,還得避開人。”
劉德信也給自己倒了一碗茶水,拿在手裡端詳,
“大哥,接下來是要走親戚吧,你想好用什麼身份了嗎?”
“什麼身份?怎麼,老四你要當大哥啊?咱家可沒皇位要繼承。”
劉德仁笑嗬嗬的看著劉德信,開了個小玩笑。
“醫生,還是軍醫,是有區彆的。”
劉德信搖了搖頭,表情嚴肅的回道,
“就像二哥的身份,除了他的同誌,咱家不會讓外人知道,你也一樣。”
劉德仁也正色起來,摩挲著茶碗,
“我知道你的意思,醫生的身份就很好,就說我在石門行醫吧。”
呃,這麼容易接受的嗎?
劉德信還以為在不當神棍作預言的情況下,得費一番口舌才能說服大哥。
不過應該也可以理解,大哥不算黨派中人,隻是出於家國情懷才入伍行醫,所以能相對客觀的看待問題,
另外,他在部隊後勤保障係統中多年,對官兵素質肯定是很了解,也接觸過黨國各層級官員,更是知道對方是什麼德行。
現在小鬼子投降,擺明了的局勢就是國共再次兄弟鬩牆,小人物左右不了,先行自保。
劉德信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人整個輕鬆了下來,繼續喝著茶水與大哥閒聊,
從他所說更加詳細的經曆中,知道了對光頭那邊的看法,理智、中立、客觀的觀察。
劉德信也把自己了解到的紅方大致說了一下,
兩相對比,很明顯,一個如朝陽,終將日行中天,一個是夕陽,遲早日薄西山。
好吧,這個結論大哥也沒反對,哪怕他沒說接觸過對方的人。
劉德信感覺這天兒聊得意外的順暢,
莫不是那句話照進現實,天下無人不通共。
“大哥,之後怎麼打算的,嫂子和曉旭要一起回石門嗎?”
劉德信關心起小侄女的安排,如果大哥說要一起走,也不好阻攔,畢竟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長比較好。
但是他知道真要隨軍,幾年後就會麵臨顛沛流離的狀況了,一路勝利轉進成為海島奇兵。
這對婦女兒童來說,過程中的風險太大。
“唉,目前還沒想好,我比較傾向於讓她們娘倆都在家裡,比起隨軍會安全很多。”
劉德仁長出了一口氣,臉上露出糾結的神色,
“大哥,你不會是跟那邊當官的學壞了吧,難道是外麵有了新人?”
劉德信隨口調侃了大哥一句,有這個想法就好,在家確實安全。
“誒,可彆胡說八道,到時候奶奶和媽聽見了,沒我好果子吃,你嫂子也非跟我翻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