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日後的躺平生活,家裡的蟑螂必須清除。
就這樣,劉德信每天都過著充實的生活,
工作,跟蹤記錄,抽空摸魚逛四九城。
為了更好的記錄美好生活,每次出行的時候,
劉德信都把運動相機綁在衣服裡麵的胸口,做好隱藏,
記錄下來的視頻,晚上都在空間轉到硬盤存儲起來。
以後這都是第一手的曆史資料,估計隻有自己才能欣賞了。
為了城市發展,四九城的城門將來僅存“一對半”,
“一對”是內城正陽門,俗稱前門的城樓和箭樓,“半”座指的是德勝門的箭樓。而真正意義上的古城牆,不足四百米。
這一次希望能給人們多留下一些印記。
在地圖開疆的過程中,劉德信還發現了一個替代方案,
王府井開了一家紅光照相器材店,專賣照相機、膠卷。
就是有點貴,徠卡相機得要大洋大幾百,膠卷更是要一直燒錢,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
敢情從源頭就是已經是了。
不過劉德信呀咬牙,還是拿下了一個,
手裡的太先進,拿出來紮眼,拍出來隻有電子版,又沒有配套的打印機,
隻能私下偷拍,個人珍藏,等時間到了才能拿出來當成修複的。
正好手裡有白嫖的資金,買一個光明正大的拍,
做一個曆史的見證者,記錄美好生活。
而且劉德信自己又有足夠的空間存儲東西,已經開始收集各種物件了,
不止是之前打包截胡的古董,日常用品也囊括在內,
畢竟人民才是曆史的創造者。
例如各種報紙,劉德信就一直訂閱和收集,看完的也保存的好好的,絕對有曆史價值,
空間保存更是絕配,萬無一失。
今天劉德信沒有出門,就和老羅在店裡麵看著最新的報紙。
頭版頭條刊登就是重磅消息,
曆史課本上的經典圖片,用另一種方式展現在劉德信眼前。
不過確實沒有課本上的清晰,畢竟那個好像是曆時十年畫的油畫
“嘖嘖,怎麼選何啊,他之前戰爭中表現那樣,不合適吧。你看看,這腰比鬼子都彎,晦氣。”
劉德信翻看報紙,指著圖片對著老羅低聲吐槽。
“不選他選你啊,以後說話小心點,特務早就進城了。照片角度問題唄,親也是親的利益,敗軍之將他哪能還親。”
老羅打量一下四周,拿過報紙掃了幾眼,又扔在桌上,也低聲回道。
“誒,外麵好像又有動靜了,我去看看什麼情況?”
劉德信耳力驚人,跑出去查看一番,
“老百姓又開始搞活動了,我看街上有好多商家也掛上了旗子和標語,咱們也跟上吧。”
老羅聽完彎腰從櫃台下拉出一個箱子,
“這裡麵是之前準備的旗子和標語,都貼上吧。櫃台上也準備些,估計會有人需要。”
劉德信接過箱子,把東西都掏了出來,遞給倆夥計,
“去後院弄點漿糊貼一下,旗子也插上。”又想了想,轉身問老羅,
“四九城是不是也有受降儀式,得再準備點,到時候人應該會更多。”
老羅點了點報紙,“好像是說10月份吧,群眾可以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