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就是王道,尤其是麵食,吃下去就是幸福。
擦了擦頭上的毛毛汗,劉德信看向大哥,“怎麼著,走過去消消食兒?”
劉德仁早就吃好去結賬了,見劉德信也吃好了,直接起身往店外走去,“走吧,去西大街。”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劉德信悠閒地踱著步子,跟在大哥身後,老祖宗的諺語,一定有道理,
如果是假的,他希望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希望更真一點。
這一樣直接跨入新世紀,還能趕上網絡時代各種好玩的,豈不美哉。
劉德信本以為今天就是走走看看,找門臉兒和小院兒怎麼也得貨比三家,然後回去商量商量。
哪知道大哥辦事兒那叫一個利落,直接找了私人關係,坐地戶還是官麵上的人,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倒不是說用來以勢壓人,正常價格拿下的,隻是用來杜絕欺生,還有就是走流程一路順暢。
劉德信感覺自己還沒消食兒呢,契約就拿到手了。
當然不全是劉德仁簽的,隻有給家裡租的小院兒寫的是他的名字,在西大街南邊門麵房的後麵,正對著的門麵房,就是宋家來人定下簽的約。
門麵房差不多三間房大小,兩層還帶個後院,商用居住一體,
劉德信隻是認了下門,沒進去細看。
從後門出去,對麵就是大哥租的小院,小巧精致,三間正房,還有東西廂房和倒座房,裡麵的家具也是齊全的,可以說能直接拎包入住。
“好了,給你把鑰匙。”
劉德仁扔給劉德信一把鑰匙,然後和宋家人說了一聲,就準備回家了。
這地點得記住了,劉德信一直都在留著精神用空間記錄著地圖,
否則等搬家了,從四九城回來,找不到家門就搞笑了。
回家的路就不能靠11路了,劉德信自己能行,但是懷疑大哥夠嗆,公糧斷了沒多久,估計還沒恢複,直接叫了輛板車。
在村口兄弟倆下了車,天已經擦黑,村子裡家家戶戶都閃爍著點點燈光,到了晚飯時間了。
這時節,白天不用出去地裡乾活兒,一般人家都是午飯和晚飯兩餐,
之所以是晚餐,是因為晚上天冷了,要是再餓著肚子,那也就彆想睡著了。
劉德信和大哥進到家裡的時候,家裡的飯菜也已經準備好,在鍋裡熱著就等兩人回來。
中午雖然吃的好,劉德信還是更喜歡家常菜,那是無可替代的媽媽的味道。
吃飯的時候,劉德仁把情況介紹了一下,然後又拿出鑰匙,分給王玉英和宋竹韻。
談起搬家,大家商量之後決定,這兩天就過去認認門,住上兩個月差不多就進了臘月了,
到時候全家一起回來準備年貨,還是在家一起過一個團圓年,然後過了十五以後再回去。
當然到時候得看大嫂的情況,安全最重要,不方便的話,大哥兩口子就留在城裡,
不在村裡轉圈拜年也無所謂,也能避免鄉裡鄉親的問東問西。
劉德信正好也跟著過去,直接回四九城,
準備開始挑選院子了。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