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我還沒乾什麼呢。
劉德信出門之後,反應過來,立刻挺直了腰板。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呃,其實,似乎,可以,倒也不必那麼光明……
“咱們走吧,對了,早上吃過飯了麼?”
劉德信走到田丹身邊,詢問了一聲,這邊離著早市挺近的,沒有的話可以一起去吃點。
“已經吃過了,正好散散步。”
田丹抬手捋了一下吹散的發絲,紅色的圍巾擋不住說話間呼出的水汽,在老劉麵前具象化了什麼叫吹氣如蘭。
“那咱們就近開始轉,先去大慈閣吧。”
田叔這套院子就在大慈閣的東南方,站在院子裡就能看到歇山布瓦頂,
市閣淩霄,上穀八景之首,是古城保州的象征,三層重簷,簷脊上做蹲獸,角梁下懸掛著風鐸,風動鐸響,清脆悅耳。
雖然已經是寒冬,大慈閣前依舊人來人往。
善男信女們裹著厚實棉衣,手提香燭,臉上帶著虔誠,進進出出。
“先生、太太,要香嗎?咱家這香香味醇厚,香氣純正持久,用來禮佛最好不過了。”
門口賣香的小販熱情吆喝,看到劉德信和田丹結伴而來,急忙上前推銷。
“不用了,我們就隨便轉轉。”
話一出口,劉德信扭頭看向田丹,正好對上田丹的眼神,異口同聲,很有默契。
小販依舊是滿臉帶笑,說著吉祥話,然後繼續攬客。
不遠處有個賣熱茶湯的小攤,幾張桌子上都坐滿了清晨前來上香的香客,攤主正手腳麻利地給顧客盛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茶湯。
兩人沒有停留,徑直進了山門,穿過天王殿,迎麵是五米多高的石基,大慈閣就聳立其上。
閣內有一尊千手觀音菩薩像,妙相莊嚴,手臂分彆執有淨瓶、寶劍、等法器,兩邊畫有十八羅漢以及經文故事。
劉德信對宗教一直是無所謂的態度,受過唯物主義教育,也不能說是一個唯物主義者,
見慣了後世各種奇葩醜事,就算經文是向善的,但是念經的始終是人,
就算是回到了八十年前,也不會拜謝神佛,頂多就是多給祖宗上柱香。
至於田丹,一個留學海外,資深的地下組織成員,在這個時代一定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那麼兩個人來這裡,其實態度是一致的,就是來欣賞文物古跡,人間煙火。
大殿內百姓進進出出,上香叩首許願,伴隨著佛音禪唱,煙霧繚繞中,莊嚴肅穆。
“曆經了這麼多戰火,依然屹立不倒,現在又是香火鼎盛了。”
田丹抬頭仰望著整個建築感歎道。
“民智初開,世道艱難,老百姓總得有些東西撐著一口氣。”
劉德信站在田丹身邊,看著神情各異的百姓,
“至於以後是什麼樣子,就要看你們的了。”
田丹扭頭看向劉德信笑意盈盈的問道,
“你倒是很有信心啊,怎麼沒把自己算上呢?”
“當然有信心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心裡都是有一杆秤的。”
劉德信語氣堅定的回道,
“至於我,隻能算是個進步青年吧,和你們相比,覺悟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田丹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怎麼會呢,我都聽說了,你做的幾件大事對組織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已經是同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