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信是有恃無恐,大大方方的進站上車。
他們要找的人已經去海河冬泳了,不對,是潛泳,提前幾十年表演了津門跳水,搞不好已經遊到渤海了。
至於左藍,自有組織安排,為了餘則成的安全,也許會撤到後方吧。
那些就不用自己多慮了,劉德信找到自己的座位,隨著列車回到四九城。
伴隨著一路上的嘈雜聲,火車到了四九城。
剛一下車,劉德信隱隱發現這裡也全是緊張的氣氛,就沒有把放進空間的物品拿出來放到行李箱裡。
果然,等到出站的時候,發現明崗暗哨的安排,檢視著每一個乘客。
暗哨怎麼發現的呢?
這倒還真不是劉德信眼光厲害,一眼能鑒彆出身份來。
要是空間自帶這這種功能,他從一開始就會滿世界去掃描那些狗日的鬼子特務和光頭們,以後無論是抓間諜還是抓罪犯,都是妥妥的神器,
那功勞估計都得按本記,過幾十年怎麼也得拍幾部影視劇,成為經典ip。
當然現在的功能就很好了,都金大腿了不能不知足。
在滿足自己和家人的基礎上,有能力幫一下整個大家庭,偶爾客串下保姆也是可以的。
當然大家庭的主線依然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這不是個人能乾涉左右的。
何況多少還有私心在,不能當聖母,還想著現在打下基礎,以後躺平呢。
說回來暗哨,主要是劉德信發現了兩個熟人,應該算是熟人吧,在車站外圍附近晃悠,
就是之前在陳氏布莊遇到的多爺和鄭朝陽那兩個警察。
這倆人一身便衣,跑車站溜達,肯定不是為了做買賣和坐車。
作為警察,這麼搞,肯定是接了任務沒跑了。
就是不知道是津門的事兒傳到這邊來了,還是四九城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事兒,把人都撒出來巡查。
要是前者的話,這峨眉峰,還是獨照的,帽子這是扣結實了?
還是說隻是為了營造八路破壞協定的輿論。
要是四九城的事兒,得等劉德信回店裡以後跟老羅打聽了。
劉德信看到多爺和鄭朝陽的時候,這倆人也看到了他,眼神直接錯過裝不認識,看來事情不小,正好不用打招呼了。
何況和老鄭這家夥少些牽扯,對自己也是有利的。
依舊是順利的出了站,為了不出岔子,劉德信不打算在回店裡之前,把任務物品放回行李箱。
回去的路上,劉德信沒有叫黃包車,而是選擇了步行。
經過驅逐小日子之後一段時間的熱鬨,人們逐漸回歸生活,也確實從之前那種高壓殘酷的控製下解脫以後,得到了一絲喘息。
之後的日子,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有一點點的起色的,就像人沒有外部要人命的重壓,又看到了未來一點點希望,就會迸發出強烈的生命力。
就像當年武昌槍聲一響,仁人誌士前赴後繼革命,成功推翻帝製的時候一樣。
可惜的是,曆史是個輪回,螺旋前進,周而複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光頭政府的管理能力又露出了光腚,或者說它們根本就沒有這玩意兒。
完全是怎麼撈錢怎麼來,紙幣現在貶值的速度,又讓老百姓感受到了日偽時期的痛苦。
想想也是,當年打仗的時候,都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援助款在自家賬戶裡錢生錢,援助物資直接進了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