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看上哪間屋子了?”
何大清領著劉德信轉了一圈詢問道。
時間已經來到了兩天後,劉德信忙碌了兩天之後,終於有了時間去95號院看房子了。
正好何大清也在家裡沒有接活兒,就帶著他把院子都轉著看了看。
不得不說,這個三進的四合院比劉德信之前買的敞亮多了,要不是跨院都已經廢棄,屋子也顯得殘破,估計也輪不到按房間售賣給老百姓,早就被人整個買走當府邸了。
“都挺不錯的,我打算租下前院的西廂房。”
現在這套院子裡,就中院人比較多,剩下的屋子都不大,劉德信首先就排除了中院。
後院的屋子還那麼靠裡,生活上不太方便,所以最後的選擇就是前院,正好還有西廂房留著。
“這個不錯,以後出行乾什麼都方便點,那咱們就去談談。柱子他娘,準備點兒菜,讓柱子先收拾著,回來我們喝兩盅。”
何大清跟家裡交代了一下,就帶著劉德信去找房東談談條件,簽租賃契據了。
考慮到還沒和姑姑一家商量,劉德信就簽了一份短期的,6個月,然後補充了特殊約定,自家可以優先續約,後續無固定期限,可以隨時終止,提前一個月通知就行。
之所以能談下來,一是多少關著何大廚的麵子,主要還是劉德信約定付的是大洋和糧食。
現在紙幣形同廢紙,房東都傾向於短租,方便跟著貶值速度漲價,押金堅決不要紙幣。
遇到劉德信這樣的大主顧,那條件就好談多了。
“走吧,劉老弟,事兒也辦完了,回家喝兩杯,回頭讓柱子他娘幫著收拾下屋子,來人就能住了。”
何大清看著一切都辦好之後,拉著劉德信就往家裡走。
“誒,何老哥,幫忙跑了半天,怎麼還能讓你請客呢,回去叫上嫂子和柱子,在外麵吃得了,我請客。”
“外麵吃像話嗎,這不是打我臉嗎?走,回家吃去。”
拉拉扯扯始終不是劉德信的強項,隻好跟著回到了95號院。
何家已經開始收拾飯菜了,何雨柱沒等他爹回來,就開始上灶做飯了。
這次沒有其他人了,就是何家四口加上劉德信,簡單的弄了幾個菜,眾人一起坐下來開吃。
何氏抱著小雨水喂著飯,看上去確實氣色好了很多,現在父子倆經常出去做席麵,好東西帶回來還能補補身體,這一劫算是過去了。
有當娘的管著,何雨柱的混不吝勁兒小多了,看起來以後大概率不會當個棒槌了。
席間何大清還說起了中院易中海的事情,上次劉德信提了一嘴百草廳,易中海還真托了人過去找白七爺看了,回來以後兩口子都挺高興的,之後一直在吃著中藥。
看這樣子白七爺是給了他們定心丸了,不管是男是女,隻要能生出來一個孩子,兩口子的心理壓力估計就不會那麼大了,也不會再為養老問題著了魔。
嘿,劉德信這也算是積德行善了,這個院子的住戶都得承這個情才對。
這年頭,絕戶不止是簡單的罵人,那是奔著扒皮抽骨,吃乾抹淨去的,甚至都不會等到人老就開始了。
從戰亂年代出生的人們,都會恐懼著這一點,這是一個吃人的年代,字麵意義上的。
建國後的移風易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激昂的火紅年代裡,餘毒一直在社會中滲透著,被理想的光芒遮掩著,哪怕到了幾十年後,依然殘存甚至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