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跟著去虎踞東南,再見麵可就得四五十年後了。
到時候王玉英應該還在,想見老太太就得努力一下了。
“呃,這個由不得個人啊。”大哥臉上的神色閃了閃,低聲說道。
“亂起來機會有的是,起義為先,其次投誠,就算跑也可以帶人往正南漁村跑,東南的蛙島千萬不能去,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以大哥的醫術水平,要是能帶著人跑去漁村,當個醫生也不錯,就算留在大陸,真到了起風的時候,以二哥和自己的人脈,護住個醫生也沒啥問題。
這也是劉德信回憶起越來越多的東西以後,重新得到的結論。
最差的情況也可以退到老家村裡待著,在劉德信的印象裡,村裡在當年根本沒出過什麼亂子,每個姓氏下麵人都不少,就算沒有族譜祠堂了,那時候也知道抱團對外的。
雖然現在老家似是而非,但基本情況還是一致的。
而且如果劉德信猜的沒錯的話,大哥大概率是有身份的。
那樣他就更不希望大哥因為任務而去蛙島潛伏了,要知道一個姓蔡的頭子叛變,紅方在蛙島的組織基本全軍覆沒了。
所以之前劉德信想過,萬一大哥要撤往東南,按級彆能帶家人,大嫂帶孩子可以跟著,免得兩地分居,或者大嫂跟著,孩子留下家裡幫忙照顧也行。
後來他想到叛變的事兒,那就堅決不能讓跟著了,白色恐怖可不是鬨著玩兒的。
“以後的事兒以後再說,還是那句話,家裡就靠你了。”
大哥轉身麵對著劉德信,鄭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大哥保重!”
劉德信和大哥擁抱了一下,目送著他上了汽車走了。
這一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見了。
不過還好,之前在保州老家的時候,劉德信已經找人到家拍了全家福,隻差二哥,每個人也拍了很多單人和多人的照片,錢不是問題,這種個人還有曆史的記憶最珍貴。
到了四九城之後,同樣請師傅過來拍照,這次差了三哥兩口子,主要還是給大哥一家人拍,還有就是大哥的單人照,以及和家人的合照。
這兩次劉德信也偷偷的找好位置和角度,拿出空間裡的手機,錄下了一段段彌足珍貴的視頻,這個將是全家共同的美好回憶。
大哥走了,生活還要繼續。
劉德信繼續把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有了家人作為後盾,辦事更加謹慎可靠了。
家裡的氣氛也從大哥離開的悲傷氣氛中緩了過來,小孩子的情緒就是最好的調節器,姑姑每天都帶著龍鳳胎過來,幾個孩子湊到一起,每天都給大家帶來歡樂。
在孩子們的歡笑中,還有大嫂眼中時不時閃過的一縷憂心,老太太和王玉英亦是如此。
好景不長,再打個離開一個月左右,報紙上的消息出來了,對全國來說是個好消息,對自家來說擔心焦慮都混在裡麵。
十一月剛過了上旬,前線發來戰報,石門解放了。
紅方給自己打了個樣,怎麼來攻克大城市,也給藍方敲了警鐘,縮在城市裡,挨揍是早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