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易家能請何大清掌灶,說明準備的食材肯定不錯,而且也不會少,
否則隻是幾道家常菜的話,還真沒必要上個大廚。
劉德信從倉庫裡翻了翻,都是常見的物資,也不知道四九城這邊有什麼講究,老家那邊好像也隻是出生的時候才會帶東西去看人。
和易家也不算怎麼熟,不過是姑姑一家住在那個院子裡,算是近鄰吧,奶粉這種緊俏物資,自己空間裡也沒多少,都是留給自家人用的。
關係一般的外人就算了,給自己拉仇恨的事兒不能做。
氣人有,笑人無,這是根植於人性中的,無法避免,從現在開始的幾十年內,局勢波詭雲譎,滾滾洪流之下,人性絕對經不起考驗,小心為上。
劉德信找了個兜子裝上一斤雞蛋,還真彆嫌少,從進了臘月開始物價就又飛了,大米漲了一百多倍,雞蛋也不遑多讓,而且還很難買到,比後世米墨邊境走私雞蛋要魔幻的多了。
劉德信平時都是直接從空間取用,家裡從來不缺這個,空間裡的雞鴨鵝蛋,還有各種鳥蛋,都已經堆滿好幾個倉庫了,醃蛋、鹵蛋、鬆花蛋也做了很多。
還有大量蛋類用於孵化,就這樣消耗速度都趕不上生產速度,所以對價格有些不太敏感,還好每天活動時候都會關注下物價,這要照之前想法,拎五斤過去,那真是太顯眼了。
準備好東西之後,劉德信又回到堂屋陪著老太太閒聊,一直等到差不多接近晌午,外麵的大路上行人的動靜越來越多,開始熱鬨起來了。
劉德信索性就換好出門的新衣服,拎著雞蛋出門了。
“過年好!”
“過年好!”
一路上遇到不少路人,個個都穿得乾淨利落,臉上也帶著笑容,大過年的都想討個好彩頭。
見麵拱拱手拜個年,禮多人不怪,財運年年來。
劉德信拎著雞蛋,邊走邊和鄰居們打著招呼,帶著喜氣來到了姑姑家住的四合院。
大門口是敞開的,劉德信走進去,穿過垂花門,通過前院穿堂門來到中院,正好看到何大清正在處理中各種食材,柱子在一邊打著下手,蔡全無也沒閒著,幫忙添柴燒火。
一家齊上陣,老何家不算小雨水有四口人,都上桌的話,易中海花銷少不了。
“劉老弟來啦,進屋歇一會兒吧,硬菜馬上就好了,現在開始炒菜一會兒就上桌。”何大清一邊處理一邊和劉德信打著招呼。
“劉叔,一會兒瞧好吧,我給您露兩手嘗嘗。”何雨柱也展示了一下自己要做的菜。
易中海聽到外麵的動靜,趕忙迎了出來,“劉老弟,裡麵歇會兒,馬上就好了。”
“恭喜易大哥!”劉德信跟著易中海進了屋子,把雞蛋遞了過去,“這是給嫂子的一點心意。”
“誒,來就來吧,還帶什麼東西,挺貴的,還是拿回去吧。”
來回拉扯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收下了。
裡屋,何氏抱著小雨水,正在和易大嫂聊著天,好像是在交流著育兒心得,易大嫂也一改之前滿臉愁苦之色,臉上掛著母性的微笑,雙手時不時的撫摸著肚子。
看來得償所願之後,這算是沉屙儘去了,整個人都顯得輕鬆了很多。
劉德信過去打了個招呼,就回到了外間屋,和易中海閒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