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唄,大嫂就算了,孩子一人看一個,抱團去應該沒事兒。”
劉德信看老太太和王玉英語氣有點鬆動,繼續勸道。
“回頭我去問問柱子,看他家要不要去,去的話也可以一起走。”
虎子聽了一會兒也開口說道。
“行,等你見了問問他。初六那天進城,彆忘了就行。”
多去點兒人也好,還能互相照看著,劉德信又提醒了虎子一遍時間。
正好在過年期間,小孩子很容易玩過頭忘了這件事兒,等錯過了以後,遺憾卻會記住一輩子。
“嗯,這段時間你們也彆忘了時刻提醒我。”
虎子點了點頭,也和大家說了一聲。
……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今年的年味兒更濃了。
一來正好趕上四九城解放,城裡的氣氛與往年比好了很多,
二來家裡多了新人,王安和田丹的加入,讓家裡的氣氛也比往年熱鬨。
早上起來,劉德信、王安還有虎子負責打掃庭院,清理垃圾,
老太太帶著女眷忙著和麵調餡兒,按照傳統中午要吃餃子,韭菜豬肉餡兒的,
還要把明天早上要吃的捏出來,額外留部分留到初五。
而且過年用的餃子,不像之前的菜多肉少,韭菜隻是點綴,都是肉丸的,大小一口一個那種。
看著田丹動作熟練的包著餃子,王玉英和老太太都滿臉帶笑的點著頭,對這個未來的媳婦滿意的不得了。
長得漂亮,身段兒也好,氣質沒的說,學問還高,現在還能做飯,加上之前做家務的表現,簡直就是完美好媳婦兒。
兩個人都決定今年給祖宗多燒點兒紙,上炷香,
老四找這麼個媳婦兒,放以前完全不敢想的,除了祖墳冒青煙,沒有其他的解釋了。
幾個人都是熟手,大嫂都坐在一邊上手了,很快就把需要的餃子包出來,
全部放到篦簾兒上,用黃錢紙蓋好放到高處的桌子上,免得被小孩子調皮碰到。
為什麼用黃錢紙蓋,劉德信問過老太太,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反正每年都這麼做。
有些傳統傳的久了,要麼變了說法和來頭兒,要麼就隻剩下做法,內核不記得了。
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傳統都是大部分人認可的,哪怕是家裡的大部分人都行。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傳統,就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白月光一樣。
……
年夜飯很豐盛,孩子們都比較愛吃,但也嘟囔著沒那麼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