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這些物種上的增量,難道是因為曆史進程到了?
劉德信有點不太理解,之前四五年的勝利,好像也沒什麼明顯的變化。
思來想去,難道區彆就是自己的參與度增加了?
這個有待考證,今年的大事件不少的,到時候看看結果。
當下還是以增加物種多樣性,土地多樣性為主,以及各種礦產什麼的。
麵積增大了,劉德信沒有都種上農作物,特意預留出倉儲的地方,現在差不多已經攢了大幾萬噸的糧食了。
彆看這個數字不小,但想想這是經過加速後的產量,還有那麼大麵積,不短的時間,隻能說一般。
而且這些糧食以紅薯和土豆居多,差不多占了一半兒的份額。
一斤紅薯三斤屎,回頭一望還不止。
還彆嫌棄,總比吃草根兒樹皮強,更彆說吃土了。
剩下的大頭兒就是玉米,棒子麵才是這年頭兒華北的主力,其次才是小麥。
人們都喜歡吃白麵,不過劉德信還是控製了下產量,以後要和光同塵嘛,白麵都得摻和著吃。
還有個很重要的農作物,又能當糧食又能當菜,那就是南瓜,這玩意兒產量也很多,後來就不再大麵積種植了,存儲太占地方。
還有零零碎碎的其他作物,像高粱、大豆、芝麻、蕎麥等等,相對少量種植,產量就差不多夠用了。
水域裡麵沒辦法詳細統計,反正通過清澈的水麵看向水底,一波又一波的魚群,就知道產量少不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啊。
劉德信盤算了下家底兒,慢慢攢著吧,每多一份兒糧食,就能留下一份兒希望。
至於說到時候怎麼運進來?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那是將來的事兒,到時候應該就有辦法了。
其餘的收藏品,像是黃金、文物等,也都保存的好好的。
劉德信不太懂古董,也沒打算當下就去學,以後再說,收集隻是為了保留老祖宗的好東西。
當然這是往大了說,往小了說,就是收集癖,彆管真假都收著,沒有用它換錢的打算。
畢竟空間裡的黃金都能按噸算了,可以算是財富自由了。
就算還覺得不夠的話,以後有機會去巴拉特逛逛唄,聽說那些神廟裡麵可是有不少好東西的,黃金的存儲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再不濟,還可以去那些個給國家造成傷害的海外諸國轉轉,相信銀行裡也有不少亮晶晶的寶貝,博物館也不能錯過,提前把國寶們帶回家。
駱駝的黃金,澳村的鐵礦,都是好東西。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
劉德信想想都動力十足。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