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個子,臉色黢黑,短發,手指粗大,深色工裝,一身機油味兒。
這應該是個司機。
衣服上繡著京福汽車行呢……
“您好,請問有什麼幫忙的?”
劉德信伸出右手,和對方打著招呼。
“您好,長官,我有發現……”
來人有些局促的把手在身上反複蹭了蹭,才握住劉德信的右手,小聲說道,眼神還在打量著四周。
“老鄭,你們先去彙報吧,我接待一下這位同誌。來,這邊兒走。”
劉德信知道這人估計是發現了什麼敵特的線索,示意鄭朝陽繼續去找老羅,自己留下來接待。
“行,你先問問情況,我們過去了。”
鄭朝陽點了點頭,手上案子也很著急,急匆匆的就走了。
整個公安局裡,大家的狀態差不多都是這樣兒,事情多,人手不足,環境了解還不夠,隻能靠效率和時間來彌補了。
在這個年代,時間和效率代表的意義不是金錢,而是人民群眾的生命。
“長官,是這麼回事兒……”
“我們是人民公安,不是什麼長官,稱呼同誌就行,請問您貴姓,是有什麼發現嗎?”
這才進城沒幾天,老百姓的觀念一時半會兒都轉不過彎兒來,總是會提一下舊社會的稱呼。
像對麵這個人,能過來彙報線索,已經算是很了不得的進步了。
畢竟舊時代的警察,名聲有多臭那是有目共睹的。
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
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諸如此類才是眼下老百姓骨子裡的認知。
所以劉德信在接待來人的時候,儘可能的讓自己的態度表現的和氣一點兒。
這種成見是一座舊時代的大山,壓在人民群眾的心裡,組織要做的就是把它一點點兒搬走。
“哦哦,公安同誌,免貴姓陳,陳福,在京福汽車行當司機……”
陳福兩隻手握在一起來回摩挲,一五一十的把情況說了出來。
可能是有些緊張的緣故,開始說的結結巴巴,中間也會停下來想想,組織好語言再繼續講述。
根據陳福的線索,京福汽車行新來了一個年輕人,叫於成澤。
這名字一說出來,劉德信還以為是津門的餘主任跑四九城來了呢。
聽說是給車行的一個股東當助手,但是吧,這個人既不會開汽車,也不會修汽車,整天在車行裡溜達無所事事,惹得大家都挺煩他的。
如果隻是這樣,陳福也不會過來報告,畢竟這種一看就是有背景過來占位子蹭錢的人,什麼時候都少不了。
後麵才是重點,陳福有一次看到於成澤進了汽車行旁邊的一間屋子,那間屋子平日裡根本沒人去,就好奇的跟了過去。
當他湊到附近的時候,聽到了裡麵傳來的滴滴嗒嗒的聲音,沒敢多停留就趕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