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早就吃過了,老太太和王玉英坐在一邊,看著劉德信大口的吃著飯,臉上帶著滿意的笑。
二哥和準二嫂也在一邊陪著,有一搭沒一搭的嘮著嗑。
幾個孩子估計是太早被叫起來吃飯了,還迷瞪著呢,吃完飯就回去睡回籠覺了。
王玉英在家的時候,一般都是這個樣子,誰都跑不了。
睡懶覺想都彆想,到點兒叫你就得起來,完事兒去睡就不怎麼管你了。
反正從小到大都是這麼個規矩,也沒人敢去刨根兒問底兒。
“誒,二哥,安哥沒在家嗎?”
邊吃邊聊,劉德信忽然發現少了個人,打量了一圈才發現是表哥王安沒在家。
“昨天下午回來了一趟,說是廠裡有任務要回去,晚上要沒回來,這段時間就在宿舍住了。”
“哦,估計是要正式恢複生產了。”
工廠也是特務們針對的重點區域,一些總想著搞大新聞的潛伏特務們,估計早就開始對各大工廠進行計劃性破壞了。
“老四,你這邊兒加班得持續多久?”
“還不清楚呢,看情況吧,不一定每天晚上都回不了家。怎麼了,二哥?”
“我和小金打算明天就回營地,你也看了新聞了,中央要過來了,我們得趕緊回去待命。”
“行,到時候我估計送不了你們了,到時候讓虎子去送一程。對了,走的時候帶上點兒吃的,回去給戰友們嘗嘗。”
劉德信知道中央各部門馬上就要從西柏卜北上,第一站先去四九城西郊的香山落腳,到時候安全衛戍任務少不了部隊的配合。
“意思一下就行了,家裡今年也沒做多少年貨,留著讓奶奶、媽還有孩子們吃吧。”
“放心吧,不是那些個。之前家裡醃了挺多雞蛋鴨蛋什麼的,老人吃太鹹了對血管不好,小孩子吃鹹了容易壞嗓子,回頭兒你多帶點兒回去。”
新鮮的蛋類空間也有的是,都是劉德信隔三岔五的當成買的帶回來,鹹蛋容易保存,在外麵放著不少,正好送給二哥他們幫著消耗下,也算是擁軍了。
這年頭兒蛋類對老百姓來說都是上好的蛋白質,價格就沒下去過,
四九城裡就算是大學的教授,都不敢說能讓家人每天每人都能吃上雞蛋,能有一兩個給孩子或者老人吃,就算的上中產了。
鵝蛋那就更難得了,都說是大補之物,有需要的話,得去養鵝的人家換,不是熟悉的人都不帶搭理的。
記得有一次三哥後腳跟兒一個勁兒疼,那時候家裡還沒養鵝,王玉英就拿了一兜子雞蛋去找遠房的親戚家換了幾個鵝蛋,每天早上煮熟了給劉德旺吃。
而且還有講究,要一邊兒剝這鵝蛋吃,一邊兒往外走,出大門的時候吃完就行。
反正劉德信聽著是一腦門兒問號,也不知道這是哪兒來的偏方,三哥吃完就好了……
問提供方子的人,意思是滾蛋,然後病就滾了?!
這還不如不問呢,沒想到偏方踏馬的也玩兒諧音梗。
言靈?祝由科?
摸不著頭腦,或許是補充上了某些缺失的營養吧,總不能是補腎壯陽了吧。
“那還行,也彆太多了,拎著走一路也挺麻煩的。”
劉德義點了點頭,這年還沒過完,帶些吃的給戰友換換口味。
“奶奶,媽,這段時間可能會比較忙,晚上不一定回家,到時候你們早點關好門休息,不用等我。”
喝完碗裡的粥,劉德信放下碗筷,跟老太太和王玉英囑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