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家住在西直門北河沿……”
“我也是。”
現在的孩子就是皮實,緩過勁兒來一點心理問題沒有。
“另一個孩子也是和你們一塊兒的嗎?”
劉德信坐在床上問道,小李和小周則微笑著給兩個孩子送禮物。
一人一串糖葫蘆,劉德信在路上買的,三個孩子都有。
甜味兒能緩解焦慮和恐懼的心情,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恢複。
“不是,我們不認識他,比我們晚到了兩天。”
兩個孩子舔著糖葫蘆上的糖霜,眼睛都眯了起來,聽到問話搖了搖頭。
劉德信讓兩個姑娘繼續在這兒陪孩子,順便問問詳細情況,自己則去另一間病房,探望下生病的那個孩子。
醫生已經給孩子用上藥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劉德信感覺孩子的臉色好了很多,雖然依舊緊閉著嘴不說話,但是眼睛已經能看出情緒來了。
有情緒反饋就是好現象。
對劉德信遞過去的糖葫蘆也接受了,慢慢的吃著,臉上也有了新的表情。
“劉大哥。”
劉德信看著孩子專心的吃著零食,轉身準備出去,門口傳來了喊自己的聲音,是同事小李。
“怎麼了小李?”
看著小李姑娘的臉上有點嚴肅,劉德信走出病房,關上門兒問道。
“剛才我們詢問孩子,得到了新的情況,你看是不是要跟局裡說一聲?”
小李拉著劉德信來到走廊沒人的地方,悄悄的說道。
原來這兩個孩子又陸續補充了新的信息,住址沒什麼問題,從出生開始就住在那兒,算是本地人,老四九城了。
然後聽孩子說,過年的時候,他們的父親都穿上了新衣服,和進城的叔叔一樣。
而且工作開始忙了起來,總是不著家,回家的時候也會比較晚。
他們曾經偷聽到父母說話,好像提到了香山。
也不知道五六歲的小孩子,記住的事情靠不靠譜。
“嘶,還真是有問題啊,不行,我得回去跟局長彙報一下,你們在這兒盯一下。”
劉德信一聽製服還有地名,頭皮也有點兒發麻,這線索必須得嚴查,否則出了事兒就是大事兒。
現在他也反應過來了,小孩兒說的地址是北河沿,最開始隻是覺得這倆拍花的挺狡猾的,知道從離得遠的街道出手。
現在一想,如果孩子沒說錯的話,這地址就是在香山的方向上,哪怕是附近,也和香山脫不了關係。
尤其是過年後換上了部隊的製服,那麼對方的家長很可能就是自己人,公安,警衛等身份。
不知道對方隻是單純拐賣孩子,還是奔著香山的中央各部門去的。
劉德信囑咐了兩個人一下,轉身小跑著去騎車子了。
路上雙腿蹬得飛快,差不多省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就回到了局裡。
“羅局在嗎?”
一進門劉德信就開始打聽老羅的位置,聽說在辦公室,趕緊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