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這口音兒,還有這貧勁兒,錯不了。”
好吧,估計是劉德信平時和姑姑一家聊天串了味兒,而且後世的時候還在津門工作過,怎麼說也算是第三故鄉了。
要說串最多的,估計還是東北話,第二故鄉的感染力是最強的,待的年頭兒也多。
在嬉鬨中劉德信告彆了一眾娘子軍,騎上車子直奔公安局而去。
到了局裡,劉德信同樣準備了些糖果,送給同事們,也算是給局裡的喜慶氣氛助助興。
這段時間接連破獲大案要案,從上到下都受到了上級的榮譽嘉獎,再加上報紙上接連不斷的捷報傳來,大家的乾勁兒更足了。
“小劉啊,用不用放你半天假,回家幫忙去。”
老羅也收到了劉德信送來的糖,聽說是家裡有了小侄子後,破天荒的詢問道。
要是劉德信自己的孩子,感覺問問還正常,而這次是大哥家的,所以他感覺有點兒詫異。
“羅叔,您是不是認識我大哥啊?”
正好辦公室裡隻有他和老羅,劉德信湊到了辦公桌前,低聲的打聽道。
“瞎打聽什麼,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紀律都忘到腦後了嗎?”
老羅瞪了劉德信一眼,開口就是一通數落。
“哦,知道了,我懂我懂,下次注意。”
劉德信聽到老羅的話,心裡有了眉目,自我檢討了兩句就告辭溜出去工作了。
話外音就能聽出來了,估計當年在保州的時候,老羅和大哥就認識了,沒準兒還是他發展出來的,二哥那邊兒估計也脫不了關係。
難怪當年第一次去保州的時候,老羅第一眼看到自己,就說出了三哥的名字。
看來當時的猜測沒有錯,三哥隻是明麵上的幌子,真正的熟人其實是大哥和二哥。
通過老羅剛才的話,劉德信的心裡更加踏實了。
就憑老羅和田叔兩個人作為領路人,大哥那邊兒基本沒啥曆史問題了,隻要不一起倒黴就行。
今天的工作依舊順利,劉德信本來想加入到執勤的隊伍中去,被老羅直接勸說否定了。
田丹那邊也沒有加班,劉德信過去正好接上人,在女同誌的調侃和男同事的羨慕中回家了。
“德信,今天我跟爸說了,大哥那邊傳消息的時候會把孩子的信兒捎過去。”
田丹坐在後麵抓著劉德信的腰說道。
昨天王玉英跟劉德信提了一句,劉德信還沒想到什麼時候跟田叔說呢,丹姐已經幫忙解決這個問題了。
“太好了,估計過幾天就收到信兒了,家裡放心,也能讓大哥高興高興。”
劉德信蹬起車子都感覺有了用不完的勁兒,賢內助就是這個樣子,想家人之所想。
“還有,鐵路已經修複的差不多了,就差最後的檢驗,估計通車也就是這幾天了,咱們得早點做好打算。”
接下來田丹說的這個消息,就是劉德信最愛聽的了,隻要通了車,家裡馬上就能再次團圓了。
說起來三哥一家差不多也兩年沒見了,也不知道兩個小侄子現在長什麼樣兒。
“這個消息更好,這兩天我琢磨琢磨,正好局裡任務不算太忙,到時候咱們看能不能一起請假,回一趟老家。”
兩個人都在政府部門工作,假期不容易湊到一起。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