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老四,都是一家人,這個事兒照實了說就行。不用你幫他們找工作什麼的,就是打聽下有什麼機會。”
沒等劉德信想好怎麼回答,三哥在一旁輕輕咳嗽了兩聲,把大家的眼神引過去後開口說道。
“對對,就是問一下,要是工作機會多,能站住腳的話,他們就想著過去試試。”
聽了三哥的補充,三嫂也忙不迭的點著頭說道。
京城大居不易,直接開口說找工作,顯著有點兒不太合適。
畢竟不像是三哥和兩個姐姐,李大哥那邊兒還隔著一層關係,幫什麼忙,怎麼幫都得注意分寸。
要是成了“有事兒您說話”那種人,那不如不開這個口子。
再好的關係,也不一定經得起考驗。
“嫂子,我隻能說現在城裡的機會確實比較多,如果站得住腳,過的不一定符合個人的期待,但就未來看肯定會比留在老家好,當然這個未來相對來說應該比較遠。”
這種事兒肯定不能打包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劉德信覺得好的,其他人不一定能接受。
這個未來起碼也得等孫子輩起來才能逐步兌現,一般人不一定能熬得住。
糧食,下鄉,以後二三十年內需要麵對的各種問題,到時候會不會被埋怨誰都不知道。
這些都是沒有辦法明說的,隻能簡單的提醒一下。
“我知道我知道,過得好不好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肯定不能賴彆人,這事兒也就到他們為止,沒有和其他的人說過。”
三嫂心裡跟明鏡似的,聽出來劉德信話裡的意思,先做出了保證。
也不是敷衍,畢竟她也是劉家人了,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肯定會以自家的利益為主,以後要是過得好了,還能搭把手幫助大哥。
再多了,估計父親就該數落她了。
“有時間跟李大哥說一聲,到時候可以過來坐坐,好好聊聊。現在機會不少,要是抓住了,在四九城生活下去應該不難。”
也不知道李大哥到底什麼情況,劉德信讓三嫂通知一聲,聊聊看看。
這幾年四九城隨著工廠生產的恢複,招工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還是有不少機會的。
“嗯嗯,好好,忙完了我回娘家一趟。”
三嫂臉上帶著笑容,點頭回答道,能感覺到渾身都輕鬆了很多。
可以理解,畢竟三哥三嫂結婚之後,劉德信就很少跟他們見麵,上來就求辦事兒,多少有點兒尷尬。
也就是劉德信對三嫂以及娘家有一定的了解,不然絕對不會去沾這事兒。
“行了,以後怎麼過日子還是讓他們自己選,彆提人家做決定就行,咱們還是聊咱們的。”
大姐這時也開口了,點了三嫂一句,接著把話題拉回到了東家長李家短的八卦中去。
……
“安哥,你這是什麼表情啊?晚上太累了?大喜的日子,表情管理和健康管理都要做好啊。”
第二天,劉德信帶著田丹,和三哥一起到了舅舅家,看著迎接出來的王安,笑著調侃道。
“少給我說風涼話,彆忘了你也得經過這麼一遭,到時候還不一定什麼樣呢。”
王安沒精打采的擺了擺手,瞥了一眼劉德信反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