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緣團聚在四九城,以後要互幫互助,爭取把日子過好了。來,走一個!”
飯桌上,二哥作為主家的代表,端著酒杯站起來,說了兩句場麵話後跟大家碰杯一飲而儘。
另一桌上的孩子們也有樣學樣,紛紛站了起來,嘰裡呱啦說了一通,踮著腳舉杯往桌中心遞,一人一大口喝了下去。
當然了,肯定不是酒,劉德信特意給另外兩桌調出來的蜜水,足夠她們喝到飽。
這幾年下來,空間裡的蜂蜜已經割了不知道多少了,純天然釀製,味道要比外麵買的好很多。
開始從空間取出來放在家裡時,老太太和王玉英都當寶似的存著,輕易不動用。
也就是嫂子懷孕坐月子,還有三不五時的給幾個孩子衝一點兒嘗嘗。
至於其他大人,想喝隻有一句話,過年的時候再說。
嗯,三哥問的,挨了一通數落,最後得到的結果。
還被孩子們視為搶零食的壞人,盯防了很長時間。
甚至於其他零食沒了,都會被當成第一嫌疑人,去跟老太太她們告狀。
打那兒起,感覺小孩子們能吵吵鬨鬨不翻臉,團結一致對外,估計和家裡有個“壞哥哥”、“壞叔叔”也有一定的關係。
還是經過劉德信的一再勸說,並且每次回家都直接上手,衝好了分給大家喝,這才勉強讓她們接受,也少不了數落幾句。
後來看到每次蜂蜜喝完,劉德信都能帶回來補上,這事兒才算平息了下來不再提了。
劉德信也明白,蜂蜜這東西存放時間特彆長,又是難得的甜味食物,不但能快速補充能量,還讓人心情愉悅,絕對算是緊俏物資,大部分人家都舍不得用。
小時候喝個糖水都像過節一樣,何況是香甜的蜜水。
現在琳琳領頭,王芸幫襯,這幫孩子另起一桌,氣氛上要比大人那邊兒熱鬨多了,剛見麵時的那種陌生和疏離已經煙消雲散,算是初步達成了夥伴兒協議。
就連三哥家的雙胞胎,都被聲音吸引過去,折騰著不想在媽媽和奶奶懷裡吃飯,一個勁兒的往小孩兒那桌蛄蛹,屁股上挨了幾巴掌才算老實下來。
屋子裡一共擺了三桌才算坐下,當家的一桌,邊吃邊喝,女眷們一桌,帶著不能獨立吃飯的孩子,還有就是半大孩子們給開了一桌。
幾道大菜是從豐澤園買來的,靠的是何大清的關係,沒有等多長時間。
剩下都是熟食,不管是切成涼拚,還是炒到菜裡,油水和分量都是足足的。
現在天氣暖和了,老人孩子吃涼菜也沒什麼大問題。
就這樣,十多個人下廚,屋裡屋外兩個灶台,還點起了煤爐子子,才能在一個多小時之內,整了三桌子菜,足夠二十幾口人的乾糧。
劉德信看著都夠累的,想想要是以後生一堆孩子,全家一塊兒過日子,對做飯的人來說,不比去上班兒輕鬆。
要知道現在可沒有自來水,各種家用電器,廚房工具,全是手動。
孩子們的友誼是最簡單的,很快就玩兒到了一塊兒。
女眷們廚房裡一起忙活,數落數落當家的和孩子,聊聊張家長李家短,關係升溫也很快。
最後才是男人這一桌,雖然互相認識,但是總歸有個親疏之彆,裡麵還有幾個悶葫蘆,氣氛一開始說不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