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進工廠,也分公有和私人,進去之後按月拿工資,養活自己一家人沒什麼問題。”
“公家的廠子多不多?聽說那些私人的黑得要死,跟村裡的地主老財差不多”
“對,是有這麼一說。叫什麼來著,本子……?不對,是資本家。對,叫資本家,壓榨工人血汗,等你身體垮了,沒有什麼用了,就把你踢出去自生自滅。”
“嗯,我也聽說了,給他們乾活兒也不容易。”
“還是進公家的廠子好。”
三舅和二姐夫、李大哥幾個人又開始討論起來,看來沒少關心時事啊,還知道不少消息。
“那都是過去式了,現在整個四九城都解放了,私人的廠子雖然不像公家的福利那麼好,但是也把以前那些血汗工廠的作風給掃乾淨了,政府都盯著他們了,不會讓他們繼續壓榨工人的。”
劉德信打斷了他們幾個人的討論,給眾人好好解釋了一下現在的情況。
簡單的跟他們一類比就清楚了,既然他們知道那些血汗工廠主跟村裡的地主老財差不多,都是類人的玩意兒,那麼村裡解放以後,那些垃圾們都被清理乾淨了,同理,城裡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分田地。
“哦,這麼說就知道了,看來都能進是吧?”
“嗯,隻要找到工作,就都能做。我之所以讓你們緩兩天,就是想讓大家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乾那個行當。決定好了再去找相關的工作。”
劉德信把自己的想法給三舅等人簡單說了一下,畢竟不同工廠的工作,以後的待遇和福利那也差的多了。
都是工人,說出去的牌麵都不一樣。
就像後麵擴張之後的紅星軋鋼廠,和一些小廠子相比,肯定差的十萬八千裡。
三舅他們的想法是先找個事兒掙錢再說其他的,生活要緊。
劉德信有了後世的信息,覺得還是先規劃下比較好。
這個時代要是選對了路,最起碼能省很多事兒。
而且現在很多工廠還沒有進行擴張,後麵幾年有的是機會,四九城人口大爆發就是從工廠擴建開始的。
短短幾年,無數的勞動力就從周邊湧入到城裡,讓人口翻著番兒的往上漲。
當然後麵幾年困難的時候,又勸退了不少人回農村搞生產。
這也是為什麼劉德信想著讓家人儘快進四九城,戶口落好了,就不會有遣送回去的問題了。
“還有,這段時間我正好找人幫你們問問哪兒有工作機會,你們也想好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到時候一核對,不比你們自己跑強嗎?”
最後劉德信的這番話,終於勸動了幾個人,打算回家商量一下。
反正聽幾個人的意思,都想著學一門手藝。
隻有學到手的東西,才是個人,誰都搶不走。
到時候憑手藝吃飯,在哪兒都餓不著肚子。
這也是這一輩人共同的想法,也在未來幾十年內得到了證明。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