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時候,是從互通的另一頭繞過去的。
特意避開從自家的院門口經過,免得被看到還得想借口去解釋。
三輪車上也不是空的,把幾家人的行李挑著稍微小件的放上去,堆得滿滿當當的。
對劉德信來說,費不了多少力氣,萬一有街坊鄰居看見了,也能當個佐證。
眼下這個時代,再怎麼小心也不為過,誰知道會不會有哪點兒沒注意,被人覺得有異常,就給自己舉報了。
騎著三輪車很快就到了地方,劉德信打開大門,鋪好木板準備把車子拉上去。
沒有使用空間給自己減負,是因為旁邊有人在溜達,看那樣子一時半會人也走不了。
“謔,這麼多東西,您悠著點兒,等我給您搭把手兒。”
路人還是個熱心腸,看到劉德信這一大車東西,快步走了過來,邊說話邊在車後用力推。
“我可得謝謝您了,不過您也看到了,這院子裡還是空的,水也沒有一口,給您來塊兒糖得了,甜甜嘴兒。”
這屬遇到好心人了,雖然劉德信不需要,但是這種行為還是要鼓勵的,有句歌詞唱得挺好: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總不能讓“不是你為什麼扶”這種話充斥在社會中好吧。
即便事情的真假眾說紛紜,但是你踏馬說這一句話直接把真相給搞得不重要了。
“誒,不用不用,這誰見了都得伸手幫一把。您這是要搬過來住?這院兒可空了有一段時間了,街坊四鄰還琢磨著什麼時候才能住人呢,沒想著讓我遇見了。”
路人,不對,聽話裡的意思應該是這附近胡同的居民,推拉客氣了幾句還是收下了,滿臉是笑的打量著院子的說道。
劉德信對他沒什麼印象,他也是如此,估計是住在另一頭兒的,加上平時上班兒遇不到,所以才不熟悉。
“哦,是要搬進來了,不過不是我。這趟是幫人送東西的,卸完了還得跑幾趟。”
劉德信簡單的說了兩句,彆管是不是鄰居,現在還是外人,沒必要說太詳細。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老話兒還是有道理的。
“噢噢,那就不耽誤您了。您先忙著,我先走了。”
鄰居一聽,以為劉德信是這家請來搬家的師傅,趕緊點頭告辭離開,不能耽誤人家掙錢。
“好嘞,那您慢走,我就不送了。”
“不用送,您趕緊收拾吧,彆耽誤了工夫。”
劉德信送對方出了大門,看著他沿著原來的方向走了之後,把大門關好,回到院裡準備把空間的東西都取出來。
其實劉德信應該等他們三家分好了屋子再過來放家具,那樣的話直接一步到位,直接到了屋子裡再放出來,三哥簡單的調整下就行。
現在提前過來,肯定就得放到外麵,到時候讓他們自己往裡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