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自己看來,手裡錢足夠,當然要選正房了,麵積大還敞亮,挑高也比東西廂房高一截兒,以後不夠住了,找人分割出一個二層,麵積直接翻番兒。
“不用,這麼分就挺好,大夥兒都挺滿意的,收拾收拾直接搬進來都行。”
李大哥笑嗬嗬的擺了擺手,對這個方案表示很滿意,二姐夫在一邊兒也同樣臉上掛著笑容。
也是,這年頭兒大家都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兒花,不會去追求什麼大而全,夠用就行。
有餘錢壓在手裡,這心裡才會踏實。
劉德信也是猜測,從三家來看,三哥這邊手裡錢肯定最多,這幾年家來的糧食和肉食基本上都是劉德信倒騰回去的,一下子就省了很大一筆開銷。
三哥在家種地,農閒的時候還出去做工,手底下攢的錢少不了,再加上之前家裡分給他的,三嫂估計也能從嫁妝裡支援一點兒,拿下正房不會太難。
而且就算手頭不夠,從劉德信這邊借點兒也很輕鬆,也沒有什麼還款的壓力。
所以三哥選正房很正常。
估摸著李大哥和二姐夫兩家也盼望著彆人選正房,畢竟正房的組合下來,得占全部房款的小一半兒差不多了。
李大哥一家和二姐夫一家都是獨苗,家裡的錢肯定都給他們帶上不少,但還是有差彆的。
二姐夫他家隻是普通的農民,也沒什麼家底兒,同樣也是這幾年劉德信回去照顧著他們,三哥也經常送東西過去,積攢沒幾個大子兒,加上老兩口的家底兒,能拿下西廂房就不錯了。
沒準兒還得讓二姐添上點兒錢,到時候找劉德信開口也得幫一把。
李大哥一家情況就好一點兒了,在老家的村子裡也算得上是書香世家了,簡約版,青春版的。
老爺子當過老師,能供出李大哥上高中,三嫂上初中,就證明家底兒厚實得很。
而且劉德信也聽三哥提過一嘴,要不是當年小日子在華北作孽,李家不放心三嫂出去讀高中,這才回的家,要不然也得供到高中。
“那行,既然都滿意,那就好。你們是跟著我們過去看看三舅他們的院子,還是留在這裡收拾家當?”
既然三家都沒有什麼異議,劉德信也不會去多說什麼,跟三哥他們商量道。
“哦,這個不著急,先去三舅那邊兒也行,順便幫他們把行李帶過去。”
三哥跟大舅哥和妹夫對視了一眼,轉過來跟劉德信說道,李大哥和二姐夫也跟著表示一起過去。
“誒,既然都定下來了,你們就留下來收拾院子吧,早點入住也好。”
三舅見這邊兒商量妥了,走過來跟他們幾個說道。
過去就是看看,既然說都一樣,也沒什麼意思。
行李少他們幾個人也沒什麼事兒,擔心大家是抹不開麵子跟過去,所以過來勸說一下。
“這樣不得了,咱們這麼多人,直接幫他們把家具都弄到屋子裡,省的到時候自家還得費勁折騰,這麼多壯勞力不用白不用。”
王安走過來給大家說了一個新思路。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