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新政府添堵搞破壞,大隊長批複的經費嘩啦啦的流向了各大城市。
不要錢的官帽子趕上批發市場大甩賣了。
那貶值速度,和金圓券一脈相承。
隨便抓幾個特務,從最開始的尉階,已經逐步提升到校級了,保不齊哪天套住一窩子,裡麵蹦出來幾個將軍。
聽二哥說起過,留在關外剿匪的同誌們,在白山黑水之間已經抓到了不少的掛將銜兒的。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將軍滿地走,校官多如狗,形容的很恰當。
隨便兒一個綹子都一抓一大把。
看這樣兒,水平一般般,置辦產業倒是很有料,起碼這兩套院子都是他們的落腳點兒,沒準兒附近還有彆的安全屋。
劉德信等了一會兒,觀察四周的有沒有暗哨,確認安全後,來到目標最終進的院子牆邊兒。
院子裡以及這附近都沒有狗,對行動來說是個好消息。
以前乾小日子的時候,最煩的就是帶著軍犬的小隊,稍微靠近點兒就會狂吠,必須得先解決它們才能進行下一步。
不過潛伏特務不養狗子也正常,他們平時也需要隱匿心中出門接頭兒、辦事兒的,養了狗對他們的行動也有負麵影響。
而且這兩年內,四九城的老百姓養活自己都難,更彆說養狗了。
他們要是在據點養狗用來警戒,要是潛伏職業掙得不多的話,估計很快就會被舉報到軍管會了,和現實狀況不符的行為,一定會被群眾發現。
劉德信放輕了腳步,圍著院子轉了半圈,確定裡麵人物的數量和方位。
裡麵人數不多,算是進去的目標人物,一共才四個人,現在都聚集在西廂房的北屋,其中一個在廂房門口站著,應該是負責望風的。
屋子背麵是他們另一個院子的東廂房,南麵隔著倒座房,前院和西廂房的兩間,北麵則是隔著小天井和正房,保證說話的時候不會被靠近的人聽到。
隔壁院子也有三個人,倒是沒有集中,正房,東西廂房各有一個人,應該也在幫助做警戒。
這樣的話,劉德信倒不好從房頂穿過去了,被發現的幾率太大了,不能賭。
轉到正房後麵的牆壁,劉德信打量著四周,腳下用勁兒竄上了牆頭,翻身飄落在地。
不上房也難不倒他,直接進院子繞道後麵,有空間作為底牌,就算不小心驚動了對方,也不會被人給堵住。
這些潛伏的狗子們,越早挖出來乾掉越好。
看著對方這居住條件和分配,如果作為長期潛伏人員,結婚生孩子就是作為掩護的必備條件。
要是另一半兒也是特務還好,以後就算發現,也是死有餘辜,孩子隻能算他倒黴有這種父母。
但是如果找的是普通的老百姓,那牽扯到的女方一家子未來一定好不了。
影響的可能都不止是一兩戶人家,尤其是在活動期間。
所以還是把這些狗日的儘早打掉比較好。
落地之後,劉德信停住靜靜等了一會兒,沒有其他反應才慢慢的朝著廂房的後麵靠近。
注意力除了一直在感應著周圍人員的動作,腳下的情況也一點都不能放鬆,一個樹枝都能踩上,寂靜的夜裡再小的動靜都會有種放大的效應。
對方可能蠢,可能菜,但也不能認為每次都遇到的是這種貨色。
“噓,是不是有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