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家的,老四說的這些聽清楚了嗎?這是一輩子的事兒,你和老三好好琢磨琢磨。”
堂屋裡,王玉英看著三兒媳婦兒,鄭重的說道。
燎鍋底結束以後,二姐一家,還有李大哥一家下午都在新家收拾,三哥三嫂本來也想留下來著,被王玉英找個借口給叫回來了。
劉德信把工作的事兒告訴了王玉英,她打算先幫老三解決,然後是二丫頭一家,至於大女兒讓田垚去操心吧。
畢竟劉德旺不管水平怎麼樣,畢竟混了個初中學曆,媳婦兒李秀寧也是,劉湘芬兩口子則差了點兒,隻是小學畢業就沒繼續上了。
沒辦法,正好那時候小鬼子打過來了,哪敢讓孩子出去上學。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王玉英這邊兒雖然相當開明,沒有虧待幾個女兒,但是這種重要的事兒一般還是會優先考慮兒子。
老傳統的影響很大,很難一下子全部祛除。
三哥聽完就開始躍躍欲試打算發表下意見,隻不過還沒開口被王玉英給鎮壓了,在那兒等著自己媳婦兒作為家裡的代表說話。
“老四,如果是你的話,優先選擇哪個?”
三嫂一直認真仔細的聽著劉德信講解,現在婆婆讓說出自己的想法,她直接開口詢問劉德信。
在她看來,自己小叔子是個有本事的,現在也是公職人員,他的判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嫂子,要是我選,肯定是鐵路係統,這是個穩定的工作,經營好了也很長久。”
這個問題不用想直接就能回答,開玩笑呢,奉獻精神傳承三代人應該沒啥問題,以後再想進門都沒得機會。
風浪越大,魚越貴。
初期鐵路係統的危險相對來說要大很多,這時候的車匪路霸可都是刀口舔血的家夥,背後還有海島奇兵的影子,說起來也是拿命在拚。
對比起來,郵電係統也就是風裡來雨裡去的辛苦一點兒,當然要是有技術坐辦公室另說。
對劉德信來說,風險對他沒什麼影響,當然要選收益最大的。
而三哥就得看他們夫妻倆的商量,反正好與壞都擺出來了。
不是有那麼句話麼,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如果能進的話,那就讓當家的去鐵路吧……”
“嗯,我覺得也是,當個鐵路公安,也算是跟老四同行了,以後還有機會跟車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太適合我了。”
三嫂的話剛說完,三哥就憋不住開口了,沒想到他還有一顆不羈的心。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是吧。
“你可拉倒吧你,就你那膽子,被小鬼子抓了,一車人都跳車跑了,就剩你一個在上麵,也好意思說當公安?”
沒等三嫂說話,旁邊兒的老媽王玉英先開口了,直接戳了三哥的肺管子,擺列起他的過往經曆來,一點也沒給留麵子。
“媽。這事兒都過去多少年了,還掛在嘴邊兒就沒意思了啊。”
三哥滿臉通紅,有點兒氣急敗壞的嘟囔著,還不敢說太大的聲兒。
這些年三哥已經改變了很多,起始點就是那場無妄之災,越是複盤越覺得丟人,也隻有王玉英提這茬兒他才能乾受著,換了彆人估計要甩臉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