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倉要怎麼補,“大5”們說,如果條件允許,就一定要加倍的補。
所以,吳怡丹就又弄了兩百萬進去補倉。
吳怡丹買的什麼股?
當然是當時最熱門“5g概念,科技股”。
許多5g概念股,自春節之後,就一直在上漲,成為盤中獨秀,能陪著它紅的,也隻有銀行股,每天可能漲那麼一分錢。
吳怡丹不敢追高,選擇時格外小心,聽了網絡和電視上麵的分析師薦股,選了一支低價的科技股,分析師說是帶有5g概念,馬上要跟板塊補漲和追漲。
結果,第二天九點半開盤,就上漲了將近8個點,期間,一度差一點漲停,所以,吳怡丹就在尾盤時,分批設置大單,想要買進。
在最後集合競價時,還上漲8個點,按所設的價買不進。
結果,收盤隻漲6個點,比開盤價還低,吳怡丹所設的買單,在最後集合競價期間,全部成交。
已經買進了,吳怡丹既高興,又擔心,陽向東鼓勵她:持股待漲。
吳怡丹也認為:持股待漲!
畢竟,相對於同一板塊當中的其它股來說,它的價格太低了,其它的,二十幾塊,三十幾塊,是便宜的;五六十塊的,甚至是百元股,都有。
而她持的這一支,她的持股成本,才八塊二毛多,她查了一下,相比這一支股當年的上市發行價,僅僅是一半的樣子。
這肯定是一支潛力股,一支金股!
吳怡做著這些幻想的美夢。
她晚上睡不著,再一次查閱了該股的基本麵:
動態市盈率,僅14倍,這比起同板塊中那些幾十倍、幾百倍的暴漲股來說,簡直是金股中的金股,極具上漲潛力。
每股未分收益:0.23元,這也很不錯!看看彆的金股,每股收益就那麼兩三分錢,或者七八分錢…
總之,她查看了網絡上麵提供的許多資訊,越看就越對自己的心思。
她不懂得,它為什麼“跌破發行價”?更不懂得,它為什麼“滯漲”?
如果吳怡丹稍有一點點常識,並不要太多的金融學問,就能找出原因。
重要原因,就在於該支股票,自登陸二級市場之後,有過三次瘋狂的“分紅”舉措。
第一次,是在它上市的第二年,公司“分紅送股,10送10”。
什麼意思?這就好比是摻水,這一次就摻了一倍的水,籌碼直接翻了倍。
分紅送股的當天,該股股價由30元左右,變為15元左右。
第二次,隔一年又來“分紅送股,10送5”。
10送5,就是20送10,相對於發行時來說,就又相當於是一次10送10啊,10股變為30股了,籌碼變為了發行時的三倍。
當日股價,由16元多,變為10元多點。
第三次,即前一年的年中,公司分紅轉股,“每10股分紅0.5元,轉股3股,四舍五入。”
當天股價,分兩步算,先是每一股減去5分錢,然後乘以10除以13。
最後就隻有5塊多,因為前麵隨大盤經曆了長期下跌嘛!
它還算是沒跌多少的。
那一次分紅之後,股價一路跌跌不休,最低時隻有兩塊多。
近期高點,接近9元,是高價股還是低價股?是高漲幅還是低漲幅?吳怡丹根本搞不清?
因為它是在春節前一個多月就開始上漲了,一直漲到三月份,已經提前漲過了,然後下跌或橫盤。
吳怡丹買進之後,當然是繼續下跌,黑周五竟然是跌停。
有股評家就又在周末,著重分析了這一支跌停股。
說前麵周一的大漲,是主力在拉升之前的一次試盤;
說後麵連跌四天,周五跌停,是主力在強力洗盤,收集浮籌。
那周五這一天,吳怡丹都是買買買,到收盤跌停時,她周三新增的巨資二百萬元,竟然隻乘三塊二毛錢。
全倉!
第二個禮拜,吳怡丹又調動五百萬元補倉,這個時候,吳怡丹膽子好像大了,全部投入是800萬元。
但她在銀行裡麵,還有一千三百多萬元存款,自認為可以抵擋萬一的風險。
終於,在一輪大盤連續上漲中,吳怡丹的賬戶居然由綠變紅了,數據顯示:收益0.62,這是吳怡丹最佳的逃生機會。
但她在幻想中錯過了。
周末的時候,接連有機構打來電話,問吳怡丹需不需要配資?
經過周六和周日兩天的交流、谘詢、商討、思考,吳怡丹在周日的晚間,同意了接受高額度配資:
1比9的杠杆!
準備是要大賺一筆,成為億萬富婆!
但是,當虧損40的時候,吳怡丹遭遇到了強行平倉,由配資機構替她操作,全部清倉。
她這是虧損了多少錢?
就連吳怡丹自己,懵圈啊!一時都沒能反應得過來。
喜歡昨日流入城請大家收藏:()昨日流入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