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長身體,薛玖訓練強度也不大,主要是鍛煉耐力,不斷的試著突破極限。
崔鈺的婚宴參加的人很多,所以消息傳得也很快,很廣;百味樓的名聲自然也更大了。
年前招待朋友的人很多,百味樓天天人滿為患。
隔壁坊市雖然沒有修建完成,不過人員培訓在繼續,酒樓人手是足夠的,每天忙而不亂的招待著客人,可惜沒有人來定宴席。
臨近過年,薛玖決定把村裡的阿翁和阿婆接出來聚一聚,然後再一起回村子。
距離這麼近,不可能在長安過年,提前出來聚一聚,然後歇業一起回去,安排得妥妥的。
崔鈺成親十天之後,帶著新婚妻子來感謝了薛玖,還帶了兩車禮物,一車布匹,一車
薛玖提著虎骨酒去程家,陸家跑了一圈,最後給房玄齡,杜如晦也分彆送了兩壇酒。
忙活了兩天,村裡的老人和阿翁他們一行三十人來了長安城。
把酒樓歇業的告示貼出去,籌備了兩天,酒樓全體聚餐,包括那些還在乾活的工匠。
麥芽糖對薛玖沒有難度,酒樓也有很多常備,薛玖讓人做了很多糖餅子,還有骨頭湯,去了兩個窮坊市送溫暖,自己居住的坊市和平康坊也送了一些,不過這兩個坊市窮人不多。
熱熱鬨鬨吃了一頓,然後分發過年禮物,酒樓正式歇業,大年初八才會開門。
忙活了幾個月,也該讓大家過一個好年,外村的人都發了糧食布匹,本村的沒有分,不過拉了十輛板車回去。
回村就很熱鬨了,畢竟外出的人一個月才回家兩次,村裡的人全都來到曬穀場。
分糧食分布,然後全村團年聚餐,帶回來那些酒樓沒有賣完的肉食,正好作為聚餐的材料。
所有人都是有工錢的,因為還在擴建,因此今年村裡沒有分紅,不過所有人都沒有在意,今年已經比以前過得更好了。
村裡的菜品肉食是折算了錢的,每次村裡送肉菜到城裡,都會買一些日常用品。
吃穿不愁!這就是最好的生活,至於錢!這年月真的要排在糧食和布匹後麵。
往年村裡也不缺吃食,但都是自給自足;今年可不一樣,吃的用的都豐富了許多,大人小孩都多了兩身衣服,被子也有了新的。
“小玖,蘑菇真能種出來?”薛孝禮問道。
“放心吧阿翁,真能種出來,我這都是書上學的。”薛玖很肯定的說道。
聽到書上學的,薛孝禮就沒有再懷疑,對於書籍,所有人都很尊重,自然也很相信。
村裡多了二十個大廚,弄出來的食物品種又多又好吃,半大孩子則在打鬨,小孩子則守在臨時土灶旁邊,等著香噴噴的糕點出爐。
婦人們在嗑著鬆子,老人則守在火堆旁邊,笑談著村子裡的變化;薛收和薛元敬身邊人最多,他們在考校年輕人的學識。
村裡欣欣向榮,比起以往多了不少活力,附近村子對薛家村多了不少尊敬,這些變化都讓村裡的老人欣喜。
薛孝禮眼睛都樂嗬得眯成一條線,看著自己的好大孫,心情極度美妙。
熱熱鬨鬨的吃了一頓,這才各自回家,收拾東西這種事情,薛玖自然不需要動手。
喜歡大唐混子生活請大家收藏:()大唐混子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