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荒地!”薛孝禮思索著道。
用漚的肥,混合鋸末,泥土,然後用稻草纏起來,把需要種植的東西種在上麵,這就有足夠的肥力。
這個原理很簡單,薛孝禮一想就明白,頓時樂了,一拍大腿道:“我怎麼沒想到這個辦法呢?”
“阿翁,村裡怎麼樣?蘑菇種植摸索出來了嗎?”薛玖問道。
“摸索出來了!按照你的辦法,已經收了兩次,可能你去洛陽了,所以不知道。
水庫也修完了一座,秋收之後,在村裡再修一座水庫,就是你說的魚塘還沒有弄好。”薛孝禮咧嘴笑著道。
薛玖嘴角上揚,心情極好,其實這年月很多技術都存在,隻不過因為識字推廣問題,很多地方都不清楚。或者說隻有極少的地方才知道。
等薛家種植,養殖的消息傳開,以後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勢必能讓百姓過得好一些。
沒有辦法,因為肥力的緣故,土地都是輪種,又因為勞力的緣故,種植都很粗獷,收成自然不高。
薛家的技術,是薛玖根據後世記憶,加上齊民要術中的辦法總結的,收成高了不少。
薛玖想百姓過好一些,畢竟麵黃肌瘦的,看著就讓人心酸。
薛孝禮更在意薛家的名聲,所以有人詢問,村裡都沒有隱瞞。
魚塘種藕,養魚,同時作為水庫下遊的蓄水池,這是一個好辦法,但是藕需要生長時間,今年肯定是沒了收成,養殖場能提供肥力,相信明年就會有不錯的收成。
主要還是魚很少,想要成規模還得要幾年。
養魚的經驗,薛玖知道極少,不過單一的品種養在一起,更有利於繁衍,這一點他還是知道的。
“這事急不來,過幾年就好了。”
薛孝禮點點頭道:“你說那個地龍養殖還不錯,後山弄了幾畝地,我看了一下,裡麵數量不少。”
“阿翁,有沒有弄一些來喂雞,看看效果如何。”薛玖問道。
“還沒有,我想著留下來,繁衍的數量會很多。”
“這樣吧,阿翁你讓人挑選兩批雞出來,兩批雞要相差不大,一批像以前一般喂養;另外一批每天喂地龍,看看效果如何。”薛玖提議道。
“行!我回去就讓人辦。”薛孝禮說道,說著他起身就想回村子。作為薛家村的主事人,他得為整個村子考慮,性格也是風風火火。
“阿翁彆著急,明天我們一起回去。”薛玖勸阻道。
“你要回村嗎?”
“是的,我回去盯著,有問題好快一些解決。”薛玖點點頭道。
“行,不過你得把妹妹一起帶回村裡。”薛孝禮夫妻很是喜歡,這個漂亮乖巧的大孫女,上次送回來,他還特意抱怨了幾句。
喜歡大唐混子生活請大家收藏:()大唐混子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