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出兵也無妨,卡住涇陽,突厥就進退兩難,後續應對之法就多了。”杜如晦說道。
“臣附議!戰爭不能久拖,遲則生變。”房玄齡行禮道。
李世民等人心情很沉重,她們最擔心的就是這點,拖的時間長了,有人會生異心。
外有強敵,要是內在生亂,那樂子就大了。
薛玖也猜到了他們的擔心,張張嘴想說話,不過想到這個場合不對,他又閉上了嘴巴,安靜的待在角落。
為了出兵與否,眾人議論不休,不過支持的人占據大多數,最後李世民拍板,決定出兵一萬。
趁著突厥還在集結人馬,快速趕去涇陽,狙擊突厥。
薛玖本想跟著眾人離開,卻被李世民叫住。
“我看你先前欲言又止,可是有話想說?”李世民問道。
薛玖很想給自己一巴掌,怎麼就控製不住腦子呢,做事衝動的毛病,還是存在。
估摸著這是因為有了李雙雙,所以才變得失控。
薛玖給自己找了個原因,不過他也很無語,商量這麼重要的事情,李世民你關注我這個小透明乾什麼。
“微臣覺得,先前老師他們說得很對,遲則生變,所以要速戰速決。出兵涇陽狙擊突厥,應該派出更多人馬。”
“???你覺得安排多少人合適?”李世民問道。
“出兵兩萬,配合涇陽的守衛,阻攔突厥,隨後陛下安排人,帶長安兵馬潛伏到附近,找機會偷襲,如果夜襲,或許能一舉擊潰突厥人。”薛玖講解道。
“兩個問題,第一,兩萬人加涇陽兵馬,如何能擋住突厥人;第二,兵馬派出去,長安由誰防守?”李世民問道。
“如今還有時間,可發動所有涇陽百姓,在附近選擇地方,多設陷阱,南下的道路,同樣如此,儘量設陷阱,拖延突厥人的速度,同時能打擊突厥人的心態。
而且隻要地形選好,有一百床弩,定然能重創突厥。”
薛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長安城的防守問題,把百姓組織起來就行了。
長安城數十萬人,組織十萬青壯絕無問題,關中百姓民風彪悍,隻需要他們守城,絕無問題。”
都說遊牧民族民風彪悍,那隻是相對來說,至少在唐朝及之前的朝代,關中才是民風最彪悍的地方。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從秦國開始,關中老秦人就不停的征戰,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戰鬥的本能已經銘刻進了骨血。
關中男人就沒有幾個不學兩招的,生在都城,他們早就做好了征戰的心理準備,也把這一點教給了兒孫。
“把長安的守護交給百姓,這怎麼可能,這太危險了,我不讚同。”長孫無忌搖搖頭道。
“嗬嗬!那是你太小看百姓了,隻是守城而已,教他們使用弓箭,長槍就行,至於盾牌,舉起來防箭,這很簡單。
突厥人就算到長安,也還有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足夠訓練他們了。”薛玖忍不住笑了,這些人怎麼可能知道,人民的力量。
喜歡大唐混子生活請大家收藏:()大唐混子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