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彠自己以前就是商人,而且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知道商人並非簡單的低買高賣。
他仔細調查過,修建小鎮帶動了幾萬人的生活,讓幾萬人從中受益,而且後續還會有更多的人被影響。
彆的不說,百姓的蔬菜都會好賣一些,還有一些人會得到工作。
無商不富,這個道理武士彠很清楚,所以他想邀請薛玖的團隊,前去豫州,打造一個相似的小鎮。
“豫州我不熟悉,而且那邊本地有不少家族,應國公可以組織本地商人自己修建就是了,小吃街還是很容易模仿的。”想了一下,薛玖委婉的拒絕了。
基本盤在長安,洛陽,其它地方沒有必要去插腳,麻煩不說,還未必賺錢。
即便自己想要安排人去,有武士彠背書,還是得與本地人合作。
武士彠有些失望,豫州那些人,不確定能不能做好,但是薛玖的團隊有經驗,至少很有保障。
“不一定要建小鎮,畢竟豫州沒有長安人多,可以直接在城裡改建。”武士彠勸說道。
“嗯嗯,你說得有道理,但是我們真的忙不過來,你要是想修建,我可以借兩個人給你,他們參與了洛陽小吃街修建,是很有經驗的。”薛玖點點頭,無奈的說道。
“多謝!不知道紡織作坊,能否去豫州建一座?”
“我明白你想讓豫州變得繁榮,不過應國公你有所不知,長安城外的紡織作坊,那是有朝廷份額的,並不是想去哪建就去哪的。”薛玖解釋道。
“原來還有這種關係。”武士彠愕然,他還真不知道,紡織作坊朝廷有份子。隻是知道用了很多婦人做工。
養羊,種麻在每個地方都有,所以作坊才是他主要目標,畢竟酒樓那些,還可能為了保密,而選擇不去。
“你可以讓人收購羊毛,簡單處理賣到長安,百姓也能多一份收入。除了羊毛,家禽的毛我們也收。”薛玖笑著道。
“好!”武士彠點點頭,心裡輕歎一聲。
“也不算沒有收獲!”
“應國公去豫州上任,京中家眷可安排好了?如果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就是。”薛玖問道。
邊疆將領會留家眷在京城,地方大員則不一定,要看位置是否重要,皇帝是否放心,薛玖也不知道,武士彠是否留家眷在長安,隻是找個話題而已。
“有勞關心,家中家眷會一起去豫州。”
“不知應國公家中有子女幾人?”
雖然好奇為何薛玖問這些,武士彠還是下意識的回答道:“我有兩子三女。”
“應國公為國事奔波,讓人欽佩。不過頻繁調動,對子女的關心教導不多吧?”薛玖又問。
武士彠一愣,順著思路回想了一下,不由有些愧疚。
“是啊,這些年帶著他們東奔西走的,到是忽略了對他們的教導。”
“嗯,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小時候不好好教,長大再糾正就難了。”
談起兒子,武士彠就有些惆悵,他是中年得子,又中年喪妻,對兩個兒子就有些寵溺,弄得現在有些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