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晚唐第一才女,竟因詩人長相終生封筆?_嘻哈史詩看古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嘻哈史詩看古今 > 第647章 晚唐第一才女,竟因詩人長相終生封筆?

第647章 晚唐第一才女,竟因詩人長相終生封筆?(1 / 1)

光啟三年的長安宰相府,鄭畋之女鄭氏倚在雕花窗前,指尖反複摩挲著《甲乙集》泛黃的書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墨跡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她輕聲吟誦,忽聽丫鬟驚慌稟報:"小姐!羅隱先生求見!"當她掀起珠簾,那張傳聞中"鼻如鷹嘴,目若蛙瞳"的臉驟然闖入眼簾,手中詩卷"啪嗒"墜地——此後餘生,她再未讀過一句羅隱的詩。

一、詩名動京城:醜書生的逆襲之路

鹹通元年的錢塘街頭,十六歲的羅隱攥著自己的詩集,在暴雨中跌跌撞撞奔向貢院。他的布鞋早已磨穿,露出的腳趾沾滿泥濘,而懷中的詩稿卻被油紙層層包裹。"此去若能中舉,定要讓那些嘲笑我貌醜的人閉嘴!"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在閃電的白光中,映出他異於常人的容貌:高聳如鷹鉤的鼻梁,微凸的雙眼泛著琥珀色的光。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他。連續十次科舉落第,主考官看著他的卷子搖頭歎息:"文章雖好,然麵相不雅,恐驚聖駕。"茶館裡,文人墨客指著他的背影竊笑:"這羅隱,詩裡寫儘天下蒼生,怎生自己的命比黃連還苦?"他卻隻是飲儘杯中酒,在牆上題下:"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墨汁飛濺間,驚落梁上塵埃。

二、才女傾慕:未謀麵的靈魂共振

與此同時,長安宰相府的深閨中,鄭氏正在燈下研讀《湘南應用集》。當讀到"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時,她忍不住拍案叫絕:"好一個羅隱!竟能將紅顏禍水之說駁得如此透徹!"丫鬟見小姐日日捧著詩集,打趣道:"莫不是看上了羅公子的才學?"鄭氏臉頰緋紅,卻悄悄將羅隱的詩抄成字帖,每日臨摹。

父親鄭畋察覺女兒的心思,笑道:"明日羅隱要來府上拜訪,要不要讓你見見?"鄭氏低頭絞著帕子,心如鹿撞。她連夜裁製新裙,對著銅鏡反複梳妝,想象著那個能寫出"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的才子,該是何等風采。

三、驚鴻一瞥:理想與現實的殘酷碰撞

相見那日,陽光透過珠簾灑在鄭氏身上。她躲在屏風後,聽著前廳傳來腳步聲。當羅隱躬身行禮時,那突出的顴骨、凹陷的臉頰在光影中顯得格外突兀。鄭氏捂住嘴,強忍著不讓驚呼出口——這與她想象中溫潤如玉的才子形象,相差何止千裡!

"久仰小姐詩名。"羅隱渾厚的聲音傳來。鄭氏顫抖著撿起掉落的詩卷,卻發現墨跡突然變得刺眼。羅隱呈上新作,她機械地接過,餘光卻始終不敢落在對方臉上。待客人離開,她將詩稿投入火盆,看著"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的字句在火焰中扭曲變形。

四、終身封印:被相貌斬斷的文學情緣

自那日後,鄭氏像變了個人。她燒毀所有羅隱的詩集,將臨摹的字帖沉入荷花池。每當有人提起羅隱的詩,她便借口頭痛離席。父親惋惜道:"才華與相貌,何乾?"她卻望著銅鏡中自己清秀的麵容,苦笑道:"女兒終究是俗人。"

而羅隱得知此事後,隻是在客棧的牆上又添了首詩:"鐘陵醉彆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字跡狂放不羈,卻在末尾洇開一塊深色水痕。此後,他浪跡天涯,再不踏入長安半步。

五、千年歎息:才華與皮囊的永恒博弈

乾寧三年,羅隱終於在吳越國謀得官職。當他衣錦還鄉路過長安,宰相府已換了主人。他站在牆外,聽見孩童在吟誦自己的詩,卻不知屋內的鄭氏,正對著空鏡暗自垂淚——這些年,她嫁入名門,相夫教子,卻再也沒有提筆寫過一首詩。

千年後的今天,人們在《全唐詩》中讀到羅隱的名句,依然會為其才華驚歎。而關於那場驚鴻一瞥的故事,也成了文人墨客筆下的談資。有人惋惜鄭氏的淺薄,也有人感慨:在看臉的時代,連才華都要為皮囊讓路,這究竟是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時代的悲哀?

每當夜幕降臨,長安的風掠過古老的城牆,仿佛還能聽見羅隱的詩句在回響,也夾雜著鄭氏未說完的歎息——原來,有些錯過,比遺憾更令人心痛。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第五年重逢,馳先生再度失控 夫人要離婚,陸總想父憑子貴 開局就分家,我暴富你們哭什麼 快穿:宿主求彆黑化 無限天神君臨 重生七零過好日子 重生,養成白毛雙子小蘿莉 成婚前你不是這麼說的! 長生修魔:從折紙人開始 同時穿越,但是反派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