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二年的洛陽刑場,程務挺望著寒光閃閃的斷頭台,脖頸上的枷鎖勒得他喘不過氣。這個曾單槍匹馬衝破突厥大陣、被唐高宗讚為"大唐長城"的猛將,此刻卻因一封密信淪為"逆臣"。劊子手的大刀落下前,他突然暴喝:"我程務挺一生忠於大唐,武則天你不得好死!"誰能想到,這個從泥腿子逆襲成邊關戰神的傳奇人物,最終竟倒在自己守護的朝堂陰謀之中?
故事得從貞觀末年的洺州鄉下說起。程務挺出身貧寒,從小跟著父親打獵為生,練得一身好力氣。十五歲那年,父親被亂兵殺害,他扛著獵弓衝進敵營,一箭射死帶頭的匪首,從此在鄉裡闖出"拚命三郎"的名號。恰逢唐軍征兵,他咬著牙把妹妹托付給鄰居,背著半袋乾糧就入了伍。
初入軍營,程務挺不過是個扛軍旗的小兵。但每次打仗,他都衝在最前頭。有次與高句麗作戰,唐軍久攻不下,他趁著夜色,帶著十名敢死隊員,順著懸崖峭壁摸上敵軍城頭。當他的戰刀割開高句麗將領喉嚨時,連主帥都驚得瞪大了眼:"這小子,簡直是頭猛虎!"
真正讓程務挺揚名立萬的,是永隆元年的朔州保衛戰。突厥可汗親率十萬鐵騎南下,揚言要踏平長安城。程務挺臨危受命,帶著兩萬唐軍死守朔州。他在城牆上掛滿銅鈴,風一吹叮當作響,夜裡又命人擂鼓不停,搞得突厥人摸不清虛實。當敵軍疲憊不堪時,他突然打開城門,率騎兵殺出,寒光閃閃的陌刀砍得突厥騎兵人仰馬翻。這一戰,他斬首五千級,繳獲戰馬萬匹,突厥可汗倉皇北逃時,連祖傳的狼頭旗都丟了。
捷報傳回長安,唐高宗激動得握著他的手說:"有你在,朕高枕無憂!"程務挺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成了大唐最耀眼的將星。他治軍極嚴,卻愛兵如子,士兵們都願意為他賣命。在鎮守邊疆的日子裡,他不僅打退了突厥、吐蕃的多次進犯,還教當地百姓開墾荒地,修建水利,邊疆百姓稱他為"程公",立生祠供奉。
然而,戰場得意,官場失意。李治駕崩後,武則天逐漸掌權,朝堂暗流湧動。程務挺因與裴炎交好,被卷入政治漩渦。裴炎反對武則天稱帝,密信程務挺,希望他能起兵"清君側"。程務挺雖對武則天乾政不滿,但念及大唐基業,並未輕舉妄動。可這封信,卻成了他的催命符。
酷吏來俊臣抓住機會,誣告程務挺"謀反"。武則天本就忌憚他手握重兵,立刻下旨將他召回長安。邊關將士聽聞消息,紛紛上書求情:"程將軍若死,大唐邊疆誰來守護?"甚至有突厥人感歎:"程將軍一去,我們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但這些都沒能改變他的命運。
在前往長安的路上,程務挺望著熟悉的邊疆,想起這些年出生入死的兄弟,淚水模糊了雙眼。他知道,自己終究成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抵達洛陽後,他被直接押往刑場,沒有審判,沒有辯解的機會。臨刑前,他仰天長嘯:"我為大唐征戰半生,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蒼天有眼,必報此仇!"
程務挺死後,他的家人被流放嶺南,生祠被搗毀。直到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才為他平反昭雪,追贈驃騎大將軍。這個從草根逆襲成戰神的傳奇人物,用熱血和忠誠守護了大唐的邊疆,卻在權力的絞殺中含冤而死。他的故事,是一曲悲壯的戰歌,更是一個忠臣在亂世中的無奈與抗爭。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