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杭州城來了“帝姬”
建炎四年的杭州,剛入秋就飄起了冷雨。城門口的守軍裹緊了蓑衣,正低頭搓手取暖,忽然看見遠處泥濘裡走來個女子——一身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裳,頭發用根破木簪挽著,腳踩在泥水裡,腳趾縫裡還嵌著草屑,可那張臉卻生得極白,眉眼間帶著股說不出的貴氣。
“站住!”守軍舉起長槍攔住她,“進城乾什麼的?可有路引?”
女子抬起頭,聲音有些沙啞卻不卑不亢:“我要見當今聖上,我是徽宗皇帝的女兒,柔福帝姬。”
這話一出口,守軍手裡的長槍“哐當”掉在泥水裡。周圍的百姓也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靖康之亂後,徽宗、欽宗二帝被金人擄走,皇子公主們生死不明,這女子怎麼會突然冒出來說自己是帝姬?
守軍不敢怠慢,趕緊派人去府衙報信。沒過多久,知府就帶著人匆匆趕來,見那女子雖然狼狽,卻氣度不凡,趕緊讓人找了輛馬車,把她送到了皇宮外的驛館,又連夜進宮向宋高宗稟報。
宋高宗趙構正在書房批閱奏折,聽說有個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手裡的朱筆“啪”地掉在紙上,墨汁暈開一大片。他愣了半晌,才聲音發顫地說:“快……快讓老宮女去驛館查驗,一定要仔細!”
這老宮女是從汴京宮裡跟著逃出來的,伺候過徽宗的後妃,也見過柔福帝姬小時候的樣子。她提著個食盒,裡麵裝著宮裡的點心,剛進驛館,就看見那女子正坐在窗邊,望著外麵的雨發呆。
“姑娘,”老宮女把食盒放在桌上,試探著問,“你還記得當年在延福宮,娘娘給你梳雙環髻,不小心扯斷你頭發的事嗎?”
女子轉過頭,眼裡泛起水光:“怎麼不記得?那天我還哭了,父皇還特意賞了我一串東珠項鏈,說彆跟娘娘置氣。”
老宮女心裡咯噔一下,這事兒除了宮裡親近的人,外人根本不知道。她又問:“那你還記得陛下小時候的乳名嗎?當年你們在禦花園玩捉迷藏,你總喊他的乳名逗他。”
“當然記得,”女子笑了笑,聲音放輕,“父皇叫他‘構兒’,隻有我們這些兄弟姐妹,才敢這麼喊他。”
老宮女越問心裡越驚,宮裡的舊事,女子句句都答得絲毫不差,連一些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可當她的目光落在女子的腳上時,眉頭卻皺了起來——那是一雙大腳,腳趾因為長期走路磨得粗糙,跟她記憶裡柔福帝姬那雙裹得小巧玲瓏的三寸金蓮,差得太遠了。
“姑娘,”老宮女指著她的腳,疑惑地問,“帝姬當年的腳可是宮裡出了名的小,你的腳怎麼……”
女子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眼圈一下子紅了。她抬起頭時,聲音帶著哭腔:“金人把我們擄走後,像趕牛羊一樣趕我們北上。一路上光腳走,冰天雪地的,腳凍裂了好幾次,哪裡還能保持從前的樣子?能活著逃到這裡,已經是萬幸了。”
老宮女聽著,鼻子也有些發酸。她把女子的話原原本本地稟報給宋高宗,趙構坐在龍椅上,手指緊緊攥著龍椅的扶手,指節都泛了白。他想起靖康之亂時,金人燒殺搶掠,皇室宗親被擄走的慘狀,心裡一陣難受——姐姐在金國受了這麼多苦,自己怎麼還能因為一雙腳懷疑她?
當天下午,宋高宗就下了旨,不再盤查,認定這女子就是柔福帝姬。他還讓人給女子送去了華麗的宮裝,又在宮裡設宴,親自迎接“姐姐”回宮。
第二章一朝冊封福國公主
宮宴上,宋高宗看著穿著宮裝的女子,越看越覺得像記憶裡的柔福帝姬。他端起酒杯,眼圈泛紅:“姐姐,這些年你在金國受苦了,都是朕沒用,沒能早點把你接回來。”
女子趕緊起身行禮,眼淚掉在酒杯裡:“陛下言重了。能再見到陛下,能回到大宋,臣妾就已經很滿足了。”
滿朝文武也紛紛上前敬酒,恭喜陛下找回帝姬。隻有幾個老臣,看著女子的大腳,心裡有些犯嘀咕,卻沒人敢說出口——畢竟陛下都認了,他們再質疑,豈不是掃陛下的興?
沒過幾天,宋高宗就下旨,冊封女子為福國長公主,還賞賜了一萬八千緡錢作為嫁妝,要為她挑選一個好夫婿。宮裡的太監宮女們也都圍著女子轉,一口一個“公主殿下”地叫著,把她伺候得無微不至。
女子住進了專門為她準備的公主府,府裡的家具擺件都是按宮裡的規格置辦的,連吃飯用的碗筷都是銀質的。以前她在鄉下,連頓飽飯都吃不上,現在卻頓頓山珍海味,還有人專門給她捶背揉肩,這樣的日子,她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負責為公主挑選夫婿的大臣,選了好幾個人選,最後宋高宗選定了永州防禦使高世榮。高世榮年輕有為,長得也一表人才,接到聖旨時,還特意去公主府拜見了女子。
兩人見麵那天,女子穿著一身粉色的宮裝,坐在廳裡。高世榮一進門,就看見她眉眼間的貴氣,趕緊行禮:“末將高世榮,見過公主殿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子笑著讓他起身,還親手給他倒了杯茶:“高將軍不必多禮,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高世榮看著她溫柔的樣子,心裡也很滿意——能娶到公主,不僅是他的榮幸,對他以後的官路也大有好處。
婚禮定在一個月後,辦得格外隆重。杭州城裡的百姓都擠在路邊看熱鬨,看著公主的花轎從皇宮裡抬出來,後麵跟著長長的嫁妝隊伍,箱子裡的金銀珠寶閃得人眼睛都花了。
婚後,高世榮對女子十分恭敬,家裡的大小事都聽她的。女子也漸漸適應了公主的身份,每天穿著華麗的衣裳,和宮裡的嬪妃們一起賞花、聽戲,偶爾還會跟宋高宗提起在金國的“遭遇”,每次都能引得宋高宗唏噓不已,賞賜也源源不斷。
有次,女子說在金國時,經常想念宮裡的杏仁茶,宋高宗立刻讓人把宮裡的禦廚派到公主府,專門給她做杏仁茶。還有一次,她說冬天在金國凍壞了膝蓋,宋高宗又賞賜了好幾匹最好的貂皮,讓她做衣裳保暖。
短短幾年,女子從一個一無所有的鄉下女巫,變成了錦衣玉食的福國長公主,身邊的人都羨慕她運氣好,隻有她自己知道,每晚睡覺前,她都會摸一摸自己的大腳,心裡總有種不踏實的感覺——這榮華富貴,就像偷來的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沒了。
第三章韋太後歸來揭真相
紹興十二年的冬天,杭州城迎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被金人擄走多年的顯仁太後韋氏,終於被釋放,要回大宋了!
宋高宗高興得好幾天沒睡好,親自帶著滿朝文武去城外的碼頭迎接。當韋太後乘坐的船靠岸時,趙構快步衝上去,跪在地上抱著韋太後的腿,哭得像個孩子:“母後,您可算回來了!朕好想您!”
韋太後也哭了,拍著趙構的背:“構兒,母後也想你,能再見到你,真好。”
回宮後,宋高宗在後宮設宴,隻有他和韋太後兩個人。宮女們都退了出去,殿裡隻剩下母子倆。韋太後喝了口茶,忽然想起什麼,問:“構兒,我聽說你找回了柔福,她現在怎麼樣了?”
宋高宗一愣,隨即笑道:“母後您還不知道啊?柔福姐姐幾年前就找回來了,朕已經冊封她為福國長公主,還為她選了夫婿,現在過得很好。”
韋太後的臉色一下子變了,手裡的茶杯“哐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抓住趙構的手,聲音發顫:“構兒,你說什麼?柔福……柔福早就死在金國的沙漠裡了!當年我還親眼看見她的屍體被埋了,怎麼會有人回來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