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四年正月,汴梁皇宮的紫宸殿裡,宋真宗趙恒盯著案上的《澶淵之盟》副本,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紙邊。墨跡還新,可“每年向遼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字眼,像針一樣紮得他眼疼——這盟是簽了,邊境安穩了,可在百姓和朝臣眼裡,這跟割地賠款沒兩樣,是天大的恥辱。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宰相王欽若輕手輕腳走進來,見真宗臉色難看,心裡早有了數。他躬身道:“如今朝野皆議盟約之辱,臣倒有一計,可讓天下人忘了此事,還能顯陛下聖德。”真宗猛地抬頭:“什麼計?快說!”
“偽造天書。”王欽若聲音壓得更低,“就說天帝降下天書,言陛下功德無量,當封禪泰山。如此一來,百姓隻會記著天書祥瑞,誰還會提澶淵之盟?”真宗眼睛亮了,可又有些猶豫:“這……能行嗎?萬一被人識破……”王欽若拍著胸脯:“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當,保管天衣無縫。”
沒過幾天,皇宮左承天門的鴟吻上,突然掛了個黃綢子包裹。內侍發現後,趕緊稟報真宗。真宗裝作驚訝,親自帶著大臣去看,讓人取下包裹——裡麵是塊玉板,刻著“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恒……世七百,九九定”的字樣,筆跡古怪,像極了“天書”。
“天意!這是天意啊!”真宗當場跪下,對著玉板叩拜。大臣們也跟著跪,山呼萬歲,隻有龍圖閣直學士杜衍皺著眉,欲言又止。事後,杜衍找到王欽若,冷聲道:“這天書是真是假,你我心知肚明,如此欺瞞陛下、糊弄百姓,不怕遭天譴?”王欽若卻笑了:“杜大人,這是為了陛下的顏麵,為了大宋的安穩,何談欺瞞?”杜衍氣得拂袖而去。
有了“天書”,真宗立刻下旨,籌備封禪泰山。從汴梁到泰山,沿途要修禦道、建行宮,還要組織數萬百姓夾道歡迎。光是打造封禪用的玉冊、金簡,就花了上百萬兩銀子。負責工程的官員趁機中飽私囊,禦道修了拆、拆了修,百姓被征調去服徭役,家裡的田地都荒了,可沒人敢抱怨——誰要是說封禪不好,就是違背天意。
十月,封禪隊伍從汴梁出發。真宗穿著綴滿珠寶的袞服,坐在十六人抬的玉輦上,後麵跟著文武百官、皇親國戚,還有數不清的儀仗隊。隊伍走了二十多天,才到泰山腳下。封禪那天,真宗先在山下祭天,再一步步爬上泰山頂,將玉冊、金簡埋進土裡,對著上天宣讀祭文,聲音洪亮,卻掩不住一絲心虛。
封禪剛結束,真宗又下了道更荒唐的旨意:修建玉清昭應宮,供奉天書和各路神仙。這宮殿要修得“窮極壯麗”,用最好的木料、最精的工匠,連地磚都要鋪漢白玉。負責監工的丁謂更是變本加厲,為了趕工期,強征了十幾萬工匠和民夫,日夜不停地乾活。
玉清昭應宮修了七年,花了近億兩銀子,幾乎掏空了國庫。宮殿落成那天,真宗親自去視察,看著金碧輝煌的大殿、栩栩如生的神仙雕像,笑得合不攏嘴。可他沒看到,宮外的百姓們正啃著樹皮充饑——那年江淮地區鬨旱災,糧食歉收,朝廷卻拿不出銀子賑災,全把錢投進了宮殿裡。
杜衍再次上書,痛陳修建玉清昭應宮的危害,說:“陛下為了虛名,耗費巨資,百姓怨聲載道,萬一引發民變,悔之晚矣!”真宗卻把奏折扔在地上,怒斥道:“朕修宮供奉天書,是為了庇佑大宋,你竟敢妄議天意!”當即把杜衍貶到了地方,從此再也沒人敢反對他。
可荒唐的事終究瞞不住。真宗死後,宋仁宗趙禎登基,看著空蕩蕩的國庫和百姓的怨言,心裡清楚父親當年的所作所為有多荒唐。他下旨停止了所有與天書、封禪相關的活動,還縮減了玉清昭應宮的開支。慶曆年間,玉清昭應宮遭了大火,大殿幾乎全被燒毀,仁宗沒讓人重修,隻歎了句:“這或許是天意吧。”
往後的歲月裡,真宗偽造天書、封禪泰山的事,成了朝野上下的笑柄。文人墨客在詩文中諷刺他“欺天欺民,荒唐至極”;史官在《宋史》裡寫下“天書封禪,費耗甚巨,天下苦之”,把這件事永遠釘在了恥辱柱上。
到了南宋,有個說書先生在茶館裡講真宗的故事,台下的百姓聽得義憤填膺。有個老漢拍著桌子罵:“為了遮羞,拿百姓的血汗錢瞎折騰,這樣的皇帝,算什麼明君!”說書先生點點頭,接著說:“是啊,可這故事也提醒咱們,做人做事,千萬彆為了虛名乾荒唐事,不然早晚得被人戳脊梁骨!”
今天的泰山上還留著當年封禪的遺跡,斷碑殘垣散落在草叢裡,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荒唐的曆史。偶爾有遊客路過,聽導遊講起宋真宗偽造天書的事,都會忍不住搖頭:“用謊言遮羞,隻會越遮越醜,這道理,古人怎麼就不懂呢?”
而玉清昭應宮的遺址,早已埋在了地下。上世紀末,考古工作者發掘遺址時,出土了不少當年的建築構件,那些精美的漢白玉地磚、鎏金銅飾,雖然曆經千年,依舊能看出當年的奢華。可考古專家在報告裡寫道:“這些構件的背後,是無數百姓的血汗,是一個王朝的虛耗,它們不該被當作榮耀,而該被當作教訓。”
真宗的荒唐,成了後世帝王的鏡鑒。每當有皇帝想追求虛名、大興土木時,大臣們就會拿出真宗的例子勸諫,說:“陛下彆忘了,當年真宗皇帝為了遮羞,偽造天書、修建宮觀,最終落得個千古笑名,咱們可不能重蹈覆轍啊!”
這荒唐的遮羞記,就像一麵鏡子,照出了權力的虛榮,也照出了百姓的苦難。它提醒著每一個人:無論地位高低,都該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用謊言和錢財堆砌的虛名,終究會像泡沫一樣,一戳就破,隻留下無儘的悔恨和罵名。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