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粉絲皇帝的翰林夢_嘻哈史詩看古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嘻哈史詩看古今 > 第757章 粉絲皇帝的翰林夢

第757章 粉絲皇帝的翰林夢(1 / 1)

嘉佑六年春,濮王府的書房飄著墨香,趙曙蹲在書架前,手指拂過一疊泛黃的紙卷——那是蘇軾的詩文,從《刑賞忠厚之至論》到《和子由蠶市》,每一篇都被他用朱筆圈點過,有些句子旁邊還寫著密密麻麻的批注。

“殿下,該去給太後請安了。”內侍輕手輕腳走進來,話剛說完,就見趙曙猛地站起來,手裡舉著篇《赤壁賦》的草稿,眼睛亮得像燃著的燭火:“你看!子瞻這文筆,‘大江東去,浪淘儘’,這氣魄,古往今來沒幾個人能比!”

內侍笑著點頭,卻沒敢接話——誰都知道,這位濮王殿下是蘇軾的鐵杆粉絲,不僅把蘇軾的詩文背得滾瓜爛熟,還特意讓人去四川買蘇軾常喝的蒙頂茶,連書房裡的硯台,都跟蘇軾用的是同一個匠人打造的。

這天午後,趙曙正在書房臨摹蘇軾的字跡,忽然聽見外麵傳來喧嘩。他放下筆跑出去,見管家領著個穿青布衫的書生進來,書生手裡抱著個布包,風塵仆仆的。“殿下,這是蘇學士的弟弟蘇轍,從四川來,說要給您送樣東西。”管家躬身道。

趙曙趕緊上前,握住蘇轍的手:“子由!快請進!你哥哥最近怎麼樣?有沒有新寫的詩文?”蘇轍笑著遞過布包:“家兄一切安好,知道殿下喜歡他的文字,特意把剛寫好的《遊金山寺》抄了一份,讓我給您送來。”

趙曙打開布包,見裡麵是張灑金宣紙,蘇軾的字跡瀟灑奔放,“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幾個字躍然紙上。他捧著宣紙,激動得手都抖了,當即讓人備酒,拉著蘇轍聊了半宿,全是問蘇軾的事——問他在杭州過得好不好,問他什麼時候能來京城,問他下次寫詩能不能多寫幾句關於江山的。

嘉佑八年,仁宗駕崩,趙曙登基,是為宋英宗。登基大典剛結束,他就把宰相韓琦召進福寧殿,手裡還攥著那篇《遊金山寺》:“韓相公,朕想召蘇軾入京,讓他進翰林院,就像唐太宗召李白那樣,讓他給朕寫詩文,幫朕理朝政!”

韓琦愣了愣,趕緊躬身道:“陛下,蘇軾確實有才,可他現在在杭州任通判,資曆尚淺,直接召入翰林院,恐會引起百官非議。再說,翰林院掌管詔令,需得穩重之人,蘇軾性子太過灑脫,怕是不太合適。”

趙曙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手裡的宣紙攥得發皺:“朕是皇帝,想召個臣子入京,還需看彆人的臉色?當年唐太宗召李白,也沒人說三道四!”韓琦卻沒退,繼續道:“陛下,唐太宗召李白,是因當時天下太平,而今我朝雖安穩,卻仍有西北邊境之憂、江南水災之患,需得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操之過急。”

兩人僵持了半天,最後韓琦提議:“陛下不如先召蘇軾入京,讓他在史館試用,負責整理前朝典籍。一來可讓他熟悉京城政務,二來也能讓百官看看他的能力,日後再進翰林院,便無人敢非議了。”

趙曙皺著眉想了半天,終於點頭——他太想讓蘇軾留在身邊了,哪怕隻是在史館,能時常見到,聽他聊詩文,也比讓他遠在杭州好。當天,他就下了道聖旨,召蘇軾即刻入京,任史館編修。

蘇軾接到聖旨時,正在杭州西湖邊修蘇堤。他放下手裡的鋤頭,接過聖旨,愣了愣——他沒想到,剛登基的英宗陛下會突然召他入京。蘇轍站在旁邊,笑著說:“哥哥,陛下當年在濮王府,就把你的詩文當寶貝,這次召你,定是想重用你。”

蘇軾收拾好行李,帶著家人往京城趕。一路上,他總覺得心裡不踏實——他知道自己性子直,說話不會拐彎,怕到了京城,不小心得罪權貴。可一想到能見到仰慕自己的皇帝,能和弟弟蘇轍在京城相聚,又忍不住加快了腳步。

到了汴梁,蘇軾先去皇宮謝恩。福寧殿裡,趙曙早就等著了,見他進來,立刻從龍椅上站起來,快步走過去,拉著他的手:“子瞻,朕終於把你盼來了!你的《遊金山寺》,朕每天都讀,越讀越覺得有氣魄!”

蘇軾躬身行禮:“陛下謬讚,臣隻是隨性而寫,不足掛齒。”趙曙卻擺手,指著殿裡的書架:“朕把你的詩文都放在這裡了,每天處理完朝政,就拿出來讀,比聽琴下棋還過癮。”說著,他從書架上抽出一卷,翻開,裡麵全是他的批注,連蘇軾自己都快忘了的句子,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往後的日子,趙曙隻要有空,就會召蘇軾入宮,要麼跟他聊詩文,要麼讓他陪自己去禦花園散步。有次,趙曙指著禦花園裡的柳樹,讓蘇軾寫詩,蘇軾隨口吟出“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趙曙當即讓人寫下來,貼在宮殿的柱子上,見人就誇:“這是子瞻寫的,多好!”

可史館的工作卻沒那麼輕鬆。蘇軾每天要整理堆積如山的前朝典籍,有些典籍字跡模糊,有些還被蟲蛀了,他得一字一句地辨認,還要分類歸檔。有天晚上,蘇軾在史館加班,蠟燭都燒了三根,還沒整理完。趙曙聽說後,親自提著食盒過來,裡麵是剛做好的桂花糕和熱湯:“子瞻,彆太累了,先吃點東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軾接過食盒,心裡暖烘烘的。他知道,皇帝是真心欣賞他,可他也明白韓琦的顧慮——自己確實沒在京城任過高官,很多政務都不熟悉。有次,他在整理典籍時,發現前朝有個關於賑災的政策,覺得很好,就寫了份奏折,建議朝廷沿用。趙曙看了奏折,很是高興,當即讓韓琦牽頭落實。

可韓琦卻發現,那份前朝政策雖好,卻不適合當下的情況——江南的水利設施比前朝完善,再用那份政策,反而會浪費糧食。他把情況跟趙曙說了,還把蘇軾叫到宰相府,耐心給他解釋。蘇軾聽了,恍然大悟,趕緊去跟趙曙道歉:“陛下,臣考慮不周,差點誤了大事。”

趙曙卻沒怪他,笑著說:“沒關係,你能想到為百姓著想,就已經很好了。往後有不懂的,多跟韓相公請教,慢慢學。”蘇軾點頭,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在史館做事,不辜負皇帝的信任。

日子一天天過去,蘇軾在史館的工作越來越熟練,整理出來的典籍條理清晰,還時常提出一些有見地的建議。百官們也漸漸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不再說他“資曆淺”“性子灑脫”,反而覺得他穩重可靠。

治平元年秋,史館的工作告一段落,趙曙再次召韓琦入宮,說要升蘇軾為翰林學士。韓琦這次沒反對,笑著說:“陛下,蘇軾在史館的表現有目共睹,如今他熟悉了京城政務,性子也沉穩了許多,進翰林院,確實合適。”

趙曙聽了,高興得當即讓人去召蘇軾。蘇軾接到消息時,正在家裡跟蘇轍下棋,棋子剛落下,就見內侍跑進來:“蘇大人,陛下召您入宮,要升您為翰林學士!”

蘇軾趕緊跟著內侍入宮,福寧殿裡,趙曙正拿著他剛寫的《水調歌頭》,見他進來,笑著說:“子瞻,朕說過,要讓你進翰林院,如今終於實現了。往後,你就留在朕身邊,幫朕寫詔令,幫朕理朝政,就像當年李白幫唐太宗那樣!”

蘇軾躬身行禮,聲音有些發顫:“臣定不辱使命,為陛下效力,為大宋百姓效力!”

那天晚上,趙曙在宮裡擺了宴,宴請蘇軾和韓琦。宴會上,趙曙親自給蘇軾倒酒,還讓他吟誦新寫的詩文。蘇軾站起身,端著酒杯,望著殿外的明月,吟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趙曙聽著,拍著手叫好,韓琦也跟著點頭,殿裡的氣氛熱鬨又融洽。蘇軾看著眼前的皇帝,看著旁邊的宰相,忽然覺得,自己能從杭州來到京城,從史館編修升到翰林學士,不僅是因為皇帝的欣賞,更是因為朝廷的包容——這裡有懂他的皇帝,有肯教他的宰相,有讓他施展才華的舞台。

後來,蘇軾在翰林院做得風生水起,寫的詔令條理清晰,提的建議切中要害,成了趙曙身邊最得力的臣子之一。趙曙時常跟人說:“朕當年沒看錯人,子瞻不僅詩文寫得好,政事也處理得好,是大宋的棟梁之才。”

治平四年,趙曙駕崩,宋神宗趙頊登基。蘇軾繼續在翰林院任職,後來還參與了王安石變法,雖然因意見不同,曾被貶出京城,可他始終記得趙曙對他的知遇之恩,記得在史館試用時的日子。

多年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在赤壁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裡麵“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的句子,正是當年趙曙最愛的。他站在赤壁邊,望著滾滾江水,忽然想起當年在福寧殿,皇帝拉著他的手,激動地說“朕終於把你盼來了”的模樣,想起在史館加班時,皇帝提著食盒送來熱湯的模樣,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而汴京城的百姓,也時常說起這段往事——說有位皇帝,是位詩人的粉絲,為了讓詩人留在身邊,跟宰相據理力爭;說有位詩人,從地方來到京城,在史館踏實做事,最終成為朝廷棟梁。這段故事,沒有刀光劍影,沒有權力爭鬥,隻有一位皇帝的欣賞,一位詩人的努力,和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在大宋的曆史上,留下了溫暖的一筆。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 嬌軟丫鬟上位後,禁欲王爺寵入骨 失憶當天,我嫁給了億萬總裁 我都成大隻佬了,你們才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