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何?”
夫子用的是官話,包括所有學子交談用的都是官話,畢竟日後科舉,要是不會說官話,彆人都聽不懂你說什麼。
而大景王朝的官話,與前世的普通話有些類似,北方的口音略重,陳及冠倒是十分適應。
徐錦書快速背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何解?”
徐錦書拱手道:“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讓人達到完美境界之人。”
周禮平微微點頭,“理解尚可,但儘信書不如無書,你並無自己理解。”
徐錦書羞愧低頭,“學生知錯。”
周禮平讓他坐下,再次點名,“張銀寶。”
張銀寶同樣嚇得快速站起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為之奈何?”
張銀寶快速反應:“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周禮平再問:“如何致其知?”
大冷的天,豆大的冷汗從張銀寶身上滴落,他結結巴巴道:“致知之道,在於,在於格物。”
周禮平冷哼一聲,“手心向上。”
張銀寶伸手。
“左手!”
張銀寶換了另外一隻手,戒尺高高揚起,重重落下,張銀寶疼的齜牙咧嘴,手心像是氣球一般立馬鼓了起來。
周禮平訓斥道:“學識不精,將《大學》抄寫一遍,下學前給我。”
張銀寶哆嗦著身子,恭敬道:“謹記夫子教誨。”
周禮平繼續點名,除了陳及冠以外,所有人都被抽查一遍,光是這個過程就用了一刻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張銀寶以外,還有一個人挨了手心,周禮平可不會見他們年幼便小了力氣,那力道是十足十的,沒個兩三天都消不了腫,看的陳及冠心驚膽戰。
周禮平回到講台上,掃視一眼,眾人頓時像是鵪鶉一般,隻有陳及冠敢直視他的雙眼。
他說道:“陳及冠,你乃是第一天入學,便告知你學堂的規矩,每日的功課需仔細研習,翌日會抽問,答不上來,戒尺便要落在手心上。”
陳及冠恭敬道:“學生謹記。”
周禮平點點頭,“今日我們繼續學習《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眾人連忙拿出書,跟上夫子的思路。
周禮平也不用書,手持戒尺,邁著四方步在學堂內來回行走,每次搖頭晃腦念完一句,大家便跟著搖頭晃腦背誦。
周禮平緊接著講解釋義,並且從多個角度講解,每個角度都有配套的曆史故事。
陳及冠聽的很認真,遇到眼前一亮的思路時,便用炭筆在白紙上記錄下來。
不得不說,周禮平的學問很深厚,各種典故張口就來。
陳及冠就像是一塊乾扁的海綿,源源不斷吸取著知識。
他的記性很好,周禮平所說的每個字都在腦海中過一遍,能記下大半。
這種不斷吸取知識的感覺實在讓人沉迷,時間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時辰......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