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氣始於冬至,此後每月都會有一根竹竿上的浮灰被吹出,周而複始,這便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十二氣。”
眾人頓時恍然點點頭,但眼裡還是有些疑惑,不明白其中原理是什麼。
陳及冠眼睛發亮,迫不及待提問:“夫子,地氣當真存在嗎?”
他再次感歎於古人的智慧,地氣這個詞他聽過很多,卻一直不得而見,沒成想古人這麼早就能將肉眼不可見的地氣形容出來。
周禮平點頭,“自然是存在的,這十二根竹竿,每月發出的聲音都不同,單數管聲屬陽為律,雙數管聲屬陰為呂。”
陳及冠聞言就像是三伏天喝了一口冰汽水一般,整個人都舒爽起來,嶄新的知識再次進入大腦。
原來閏餘成歲,律呂調陽是這個意思,要是夫子不說,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想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畢竟《千字文》隻是一本啟蒙書物,他還以為單純拿給幼童識字所用,不成想裡麵還蘊含著如此高深的學識。
緊接著,周禮平開始講解二十四節氣,從起源、時間、農耕等等結合在一起。
不知不覺,一個時辰過去,周禮平喝了一口茶水,直接道:“今日便到這裡,諸位學子若有興趣,不妨下學後備上十二根竹竿,一試便知。”
說完,他直接轉身離開,絲毫不留戀。
他走後,學堂也變得熱鬨起來,大家麵色通紅,聽得很是入迷。
陳及冠手裡拿著炭筆,在線裝白紙上快速記錄,方便以後遺忘的時候拿出來翻看。
徐錦書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冠弟,茅房,同去?”
陳及冠寫下最後一個字,點頭,“同去。”
四人起身往茅房走去,剛走進院子,便聽到啟蒙班傳來的朗朗讀書聲。
四人對視一眼,啞然失笑,他們現在都沒有出聲讀書的習慣,基本都是各自安心學習。
燦爛陽光打在身上,肌膚隱隱作痛,陳及冠用手遮著刺眼的陽光。
這天氣越來越熱了。
解完手,郭和突然道:“冠弟,你能否教我如何寫話本?”
郭和麵色通紅,顯然很不好意思。
但還是厚著臉皮出聲,剛才陳及冠和張銀寶的對話可沒有瞞著他們。
足足八十多兩銀子,看的他格外羨慕,心裡不由起了心思。
畢竟他雖然是富農家庭,可家裡兄弟姊妹多,不可能一直供他讀書。
陳及冠沒放在心上,寫話本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而且天賦占比很重。
他倒是沒打擊他,笑著道:“如何說的教字,一起共勉罷了。”
張銀寶瞥了郭和一眼,不屑的撇撇嘴,對他很不看好。
真當以為能讀書識字就能寫話本?
太天真了,連他自己都不會寫話本呢。
這件事就此揭過,張銀寶用手帕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感歎道:“四季輪轉,又快到秋假了吧。”
徐錦書心不在焉點頭,“怕是快了。”
他心裡已經在琢磨如何在兩個月的秋假裡發奮學習了。
陳及冠好奇道:“兩位兄長,秋假是何時?”
“一般小暑前後......”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