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城外水秀村,一片熱鬨景象。
兩萬頭耕牛排成長隊,正在按戶發放。這是蘇寒完成開墾良田任務後獲得的獎勵,他決定把這些耕牛分給百姓。
"五戶為一隊,一隊一頭,"蘇寒對陳宮說道,"要登記造冊,確保公平公正。另外,把高產水稻種子也一並發下去。"
陳宮點頭應是,指揮著官吏們認真記錄。
幾位從流民中挑選出來的農業專家正在給村民們講解:
"這耕牛都是上等好牛,力氣大,性子溫順。"一位老農說道,"等曲轅犁打造出來,配上這些牛,效率會成倍提升。"
"這批高產水稻種子不一般,"另一位專家興奮地說,"北方一年一熟,中原一年兩熟,但在我們南荒這樣的氣候,說不定能種出三季稻來!"
"三季稻要注意土地養護,"第三位專家補充道,"我們幾個會輪流來指導你們。隻要按照方法種,畝產至少能達到八百斤!"
典韋站在一旁,虎目環視,確保發放秩序。聽到能種三季稻,他也不禁露出驚訝之色。
"多謝主公!"村民們紛紛跪地叩謝。
蘇寒連忙扶起他們:"快起來!這些耕牛和種子都是你們應得的。曲轅犁還在打造中,等做好了,我立刻派人送來。"
"有了這些好牛、好種子,再加上這些農業專家的指導,"陳宮欣慰地說,"今年的收成一定會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蘇寒點點頭。這些農業專家都是係統召喚來的稀有流民,他們的經驗和技術將幫助南荒的農業快速發展。
"主公,"一位專家說道,"我建議先在幾個村子試種一季。等掌握了經驗,明年開春就可以在全府推廣了。"
"好主意,"蘇寒讚同道,"就從水秀村開始試種。你們幾個要多費心指導。"
看著村民們喜滋滋地牽著耕牛、揣著種子回家,蘇寒心中滿是欣慰。
這些年來,南荒的百姓吃儘了苦頭。如今有了好牛、好種子,再加上專家指導,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走,"他對典韋和陳宮說,"我們去下一個村。要確保每個村子都能分到耕牛和種子。"
馬車緩緩駛向遠方,身後是此起彼伏的感恩之聲。
水秀村的晚飯時分,各家各戶都在熱烈討論著今天的事。
"真是做夢也沒想到啊,"老張頭撫摸著新到手的耕牛,眼中含淚,"咱們南荒的百姓,居然也能過上五家一頭耕牛的日子!"
"可不是嘛,"隔壁的王嬸接話道,"我娘家在中原富庶之地,那邊也就是十幾二十戶才能湊一頭牛。哪像咱們這樣,五戶就有一頭牛!"
"這都是托了殿下的福,"李大叔感慨道,"想想殿下來之前,那些土司橫行霸道,動不動就搶咱們的糧食,霸占咱們的田地。如今好了,土司都被收拾了,咱們老百姓總算能喘口氣。"
"可不止這些呢,"一個年輕人插嘴道,"殿下還帶人打退了南離的入侵。要不是殿下,咱們這會兒說不定都被南離抓去當奴隸了!"
"對對對,"村長點頭道,"這幾個月來,殿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咱們老百姓。先是組織咱們開荒,又幫著修水利。如今又發耕牛、種子,還派了懂行的專家來指導。"
"聽說這水稻種子不一般,"一個剛從地裡回來的漢子說道,"那專家說,咱們這邊氣候好,一年能種三季!畝產能到八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