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好!&34;看到第一台床子弩成功上牆,士兵們都歡呼起來。
楊再興沒有停歇,又去檢查守城物資的準備情況。
&34;擂石準備得如何?&34;他問道。
&34;回將軍,已經準備了兩千塊。&34;一個軍官回答,&34;都是從山上采來的圓石,大小適中,正好一人可以搬動。&34;
&34;滾木呢?&34;
&34;砍了三百根鬆木,都是老樹,又粗又直。&34;
楊再興點點頭:&34;好,把這些都分散堆放在城牆各處。記住,擂石要墊高,免得受潮。滾木要放在背風處,彆讓雨水打濕。&34;
&34;火油的準備也要緊。&34;他繼續叮囑,&34;讓工匠多打些陶罐,裝滿火油。攻城時,把火油罐子扔下去,最是克製攻城器械。&34;
士兵們按照他的吩咐,將一捆捆滾木碼放整齊,把擂石壘成小堆,陶罐裝滿火油,整齊地排列在城牆內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4;將軍真是想得周到。&34;折繼業感歎道。
楊再興搖頭:&34;這都是守城的基本功。你看這些擂石,要放在垛口附近,方便士兵取用。滾木要橫放,攻城時一推就能滾下去。火油罐要放在背風處,還得準備引火的火把。這些細節,都是過來人用血換來的經驗啊。&34;
他走到城牆邊,俯瞰關下的官道:&34;秦戰若來,必定帶著攻城器械。雲梯、衝車、井闌,一樣不會少。我們得準備充足,才能招架得住。&34;
夕陽西下,城牆上忙碌的身影依舊。工匠們在砌牆填縫,士兵們在搬運器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34;將軍,老朽還有幾個建議。&34;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工匠走上前來。
楊再興立刻駐足:&34;老師傅請說。&34;
&34;城牆下要挖道壕溝。&34;老工匠指著關牆外,&34;三丈寬,兩丈深,溝底鋪上乾草和木柴,澆上火油。敵軍強攻時,隻要一把火,就是一道火牆。&34;
楊再興眼前一亮:&34;好主意!&34;
&34;還有這個。&34;老工匠從懷中掏出一個鐵蒺藜,&34;要在關外撒上這個。鐵蒺藜一頭重一頭輕,不管怎麼落地,都有尖刺朝上。騎兵踩上去,馬蹄立刻報廢。&34;
&34;妙!&34;楊再興接過鐵蒺藜,&34;讓鐵匠多打些。&34;
老工匠又道:&34;城牆還得加固。先在內側堆上夯土,一層土一層草,夯實了不怕撞擊。最後澆上鐵汁,晾乾後堅如磐石。&34;
&34;鐵汁?&34;
&34;對,把廢鐵熔了,澆在城牆表麵。等它冷卻後,刀砍斧鑿都不怕。&34;
楊再興連連點頭:&34;好!都按老師傅說的辦。折繼業,去安排人手,立刻開始施工。&34;
&34;諾!&34;
看著老工匠離去的背影,楊再興感慨道:&34;這些老工匠,才是真正的寶貝啊。&34;
喜歡每日簽到領軍隊,父皇跪求彆造反請大家收藏:()每日簽到領軍隊,父皇跪求彆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