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見縫插針
小黃門將密報呈上,趙汝安掃了一眼,臉色微沉。
&34;北蠻突襲了玄州邊境三座關隘,殺傷我軍將士百餘人。&34;趙汝安沉聲道。
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34;這......&34;兵部尚書李明遠剛要說話,卻被人打斷。
&34;陛下!&34;吏部左侍郎吳慶年站了出來,&34;臣以為,此事責任在於同中書門下餘謹!&34;
餘謹眼皮都未抬一下,繼續保持著昏昏欲睡的姿態。
&34;餘大人貿然處置玄州州牧夏承宗,導致玄州軍心不穩。北蠻此次突襲,分明是看準了這個時機!&34;吳慶年義憤填膺。
&34;臣附議!&34;翰林院修撰孫載文出列,&34;夏大人鎮守玄州多年,威望甚高。如今被餘大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拿下,玄州將士人心惶惶,這才讓北蠻有了可乘之機!&34;
&34;諸位大人說得對,&34;定遠侯盧峻也開口了,&34;玄州乃是北境重地,豈能兒戲?餘大人此舉,實在是......&34;
一時間,不少人紛紛附和。他們說得義正言辭,好像玄州的一切都是餘謹的錯。
餘謹依舊保持著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樣。這些人,怕是還不知道他手裡有什麼。
&34;諸位大人說得好啊。&34;餘謹突然開口,聲音懶洋洋的,&34;既然說到夏承宗,那不如讓諸位看看這個。&34;
他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函,遞給了小黃門。
&34;這是......&34;趙汝安接過信,眉頭微皺。
&34;回陛下,&34;餘謹淡淡道,&34;這是夏承宗與北蠻密謀的證據。他們約定,待到今年深冬,夏承宗負責打開玄州三座關隘的城門,放北蠻大軍入境。&34;
殿內一片死寂。
&34;不僅如此,&34;餘謹繼續道,&34;夏承宗還答應,隻要北蠻助他謀反成功,就將玄州以北的土地儘數割讓。&34;
&34;這...這不可能!&34;吳慶年臉色大變。
&34;有何不可能?&34;餘謹冷笑,&34;這封信是用夏承宗的私印封的,字跡也是他的。若諸位不信,大可請禦史台的官員驗證。&34;
眾人麵麵相覷。夏承宗的私印和筆跡,在場的人都熟悉。如果這封信是真的,那就意味著......
&34;所以說,&34;餘謹環視四周,&34;北蠻此次突襲,不過是因為約定的內應沒了,隻好孤注一擲。若不是本官及時處置了夏承宗,隻怕現在北蠻大軍已經長驅直入,攻入玄州了。&34;
殿內鴉雀無聲。方才那些指責餘謹的人,此刻都低下了頭,不敢再說話。
&34;陛下,&34;餘謹拱手道,&34;臣以為,北蠻此次行動,不過是虛張聲勢。&34;
&34;哦?&34;趙汝安來了興趣,&34;愛卿何以見得?&34;
&34;首先,&34;餘謹正色道,&34;如今正值深冬,天寒地凍。北蠻雖以騎兵著稱,但在這種天氣下,他們的補給運送是個大問題。曆來北蠻的劫掠,都是在春秋兩季,因為隻有那時,馬匹和士兵才能得到充足的補給。&34;
殿內眾臣聽得認真。餘謹繼續道:&34;其次,我大安北境十二軍,共計十五萬大軍。塞北的北懷軍,平陽的平陽軍,以及其他各軍,隻需駐守關隘,北蠻就難以長驅南下。&34;
&34;這倒是不錯。&34;兵部尚書李明遠點頭,&34;北蠻騎兵雖然驍勇,但若要強攻關隘,就失去了機動的優勢。&34;
&34;不僅如此,&34;餘謹道,&34;北蠻此次突襲三座關隘,卻隻傷我百餘人馬。若是真有大舉入侵的打算,絕不會如此草率。依臣看,這是他們得知夏承宗被擒,慌亂之下的試探之舉。&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