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怎麼安排朱元璋一行人,是令程宇有些頭疼的事情。
如果跟他們講明史吧,就會一定程度上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可如果有明朝之後的古人到訪,他也遲早瞞不住。
朱元璋是一個極其強勢的皇帝,如果讓他知道諸如洪武四大案和未來大明靖難之役的命運走向,一定會去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上次沒有給老朱告知他登基之後的信息,也是出於這個方麵考慮的。
程宇倒不是可憐那些和他無關的人。
一方麵,程宇在信息上掌握主導權,這樣才能在與古人的相處上占據優勢。
另一方麵,如果古人大幅度的改寫曆史,那麼很多未來的曆史都會改變,程宇還想認識或見證一些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呢。
比如:程宇剛剛收拾好碗筷,從廚房回來,就聽見馬皇後在對朱元璋言道:
“重八,我思量,下次可以帶老大過來見識見識了。”
朱元璋即刻回應道:“嘿,妹子,咱就是說,俺看人的眼光不會錯的嘛,標兒,等咱們再來就帶上。”
標兒?
懿文太子朱標嗎?
程宇心下暗忖,這可是一個頗有悲劇色彩的曆史人物,他也倒想打卡見識一下。
朱標被後世普遍認為是中國曆史上權力最大、地位最穩固的太子,號稱明初二皇帝。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長子,朱元璋對他有多喜愛,在攻打南京時得知朱標出生,喜不自禁,還留下了“到此山者,不患無嗣”的石刻。
在朱元璋自立為吳王後,毫不猶豫地立朱標為王世子。
在洪武登基之後,也立馬冊封十三歲的朱標為皇太子。
朱元璋對這個嫡長子那可是寄予了厚望,極其重視和愛護。
當世最有名的學者——宋濂是他的老師。
最能打的將軍——常遇春,是他的嶽父。
最高級彆的文臣——李善長,是他太子府的常客。
大明最早的圖書館,是朱元璋為了他而建立。
無論是文學界、教育界,還是政界、軍界,朱元璋全都給朱標拉到滿配了。
朱標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成長為了一名各方麵完美的皇位繼承人。
後世之人因此戲說,他如果想要造反當皇帝,朱元璋不但不會生氣,反而會心甘情願的把皇位讓給他。
地利和人和全都被朱標一人占完了,或許正是天妒英才。
洪武二十四年,時年38歲的朱標病逝在了考察建都事宜的回京路上,未能完成成為大明皇帝的夙願。
明朝最強親戚戶方孝孺曾作詩:“宗社千年恨,山陵後世光。”
認為朱標之死是明朝宗廟的千年之恨。
程宇心中暗歎,像朱標這樣的人物,若能多活些年歲,大明的曆史或許會是另一番景象。
但命運無常,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無法阻擋。
朱元璋瞧見程宇若有所思,下意識地開口問道:“程真人,你可知道我家標兒將來如何?”
“是否使我大明更加繁榮昌盛啊?”
標兒今年十三歲,已經能夠順利完成外出替咱回鄉祭祖的事情,將來當了皇帝,想必能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再說了,有老子我給他先打下一個厚實的基礎,他將來不說是個太宗,高宗應該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