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9年春秋時期),陳國、蔡國之間。
天空陰沉,鉛灰色的雲層低低地壓著大地,寒風卷著枯草敗葉,嗚嗚咽咽地吹過荒原,刮在人臉上如同刀割。
曠野之中,一支形容枯槁的隊伍蜷縮在一處避風的窪地裡。
十幾個人,大多麵有菜色,嘴唇乾裂,眼神黯淡,身上單薄的衣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他們圍坐在一堆早已熄滅的篝火灰燼旁,沉默無言,空氣中彌漫著絕望和疲憊。
這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自離開衛國,周遊列國,試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卻屢屢碰壁。
如今行至陳國與蔡國邊境,竟被兩國大夫合謀圍困在這荒郊野外。
兵荒馬亂,前路被阻,後無援兵,更可怕的是,他們攜帶的糧食已經耗儘。
整整七天了!
七天七夜,滴水未進,粒米未沾!
曾經高談闊論、意氣風發的士人,如今隻剩下饑餓、寒冷和對未卜前途的深深憂慮。
隊伍中央,一位身形極為高大、麵容清臒的老者,靜靜地坐著。他須發已有些花白,但腰背依舊挺直,目光雖然也帶著疲憊,深處卻蘊藏著一種難以動搖的沉靜和智慧。
正是孔子。
他看著弟子們一個個形容憔悴,心中並非沒有波瀾。
這些弟子,拋家舍業,追隨自己顛沛流離,本想實現大道,澤被蒼生,如今卻落得如此困頓絕境,他怎能不心痛,怎能不自責?
“老師……”一個身材魁梧,性情剛直的弟子終於忍不住開口,聲音沙啞,帶著難以掩飾的焦躁和怨氣。正是子路。
子路走到孔子麵前,臉上混合著尊敬和不解:“君子亦有窮乎?”
他的聲音不大,但在死寂的隊伍中顯得格外清晰。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孔子身上,眼神中充滿了疑問和動搖。
是啊,老師您不是一直教導我們仁義禮智信,說君子之道可以通達天下嗎?
為何我們這些奉行君子之道的人,反而會落到這般山窮水儘、餓死途中的地步?難道這世道,真的是黑白顛倒,善惡無報嗎?
孔子的目光掃過子路,又緩緩看向其他弟子。
他看到了他們眼中的饑餓,更看到了他們心中正在滋生的疑慮和動搖。信仰,在殘酷的現實麵前,正遭受著最嚴峻的考驗。
他沉默了片刻,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緩緩響起: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簡單的八個字,如同暮鼓晨鐘,敲在每一個弟子的心頭。
是啊,君子當然也會遇到困境,也會麵臨窮途末路。
君子和小人的區彆在於,君子即使身處困境,依然能堅守自己的原則和誌向,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堅定;而小人一旦遭遇困頓,就會失去理智,胡作非為,什麼沒有底線的事情都做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