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考完試,張建國徹底解放。
這兩天海東青一直默默監控韓瘋子,發現他每天還是一如既往的睡破廟、睡石龍。
張建國便放心的去了一次哈市,準備把胡小凡的瓷窯搞定,順便再摸摸他的底。
張建國還是坐著火車直奔哈市,入住和平賓館。
睡了一覺,他便前往天童寺,找到胡不凡的小院子。
隻見院子上掛了一個牌子:
此院轉租,價格優惠。
看來胡不凡已經打定主意乾高端瓷器,所以準備把這製假售假的窩點給轉讓。
張建國在門口等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到胡不凡拎著一大袋饅頭,晃晃悠悠的走過來。
“兄弟,你咋來啦?”
“不凡,日子過得這麼清苦了?”
胡不凡拎起袋子,晃了晃。
“清淡點對身體好……每天早上餓的睡不著,起的比雞還早……”
“走吧,帶我去看看瓷窯,我估計你應該看得差不多了吧?”
胡不凡一聽,滿眼都是小星星,跟看到骨頭的哮天犬一樣。
“走走走,我現在都帶你去。”
胡不凡說完便在前帶路,準備坐11路公交車往郊外跑。
“不凡,有多遠啊?你就坑次坑次往那邊跑?”
“不遠,就二十幾公裡……”
“臥槽,還不遠?還就二十幾公裡?你這是把我當驢使啊?趕緊的,雇一輛拖拉機,我出錢。”
“好嘞!”
倒不是張建國驕奢淫逸,而是晃蕩過去極其浪費時間。
正所謂騎著自行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
他現在雖然不跟比爾蓋茨一樣,一分鐘賺幾萬美金,但是掙個一兩元錢應該沒什麼問題。
沒苦硬吃不是他的風格。
哈市不大,遍地神話。
胡不凡找到的瓷窯在哈市以南,方圓數十裡隻有這一個瓷窯。
東北並不生產瓷器,所以瓷窯的數量很少。
而且東北的瓷器風格跟南方的不太一樣,主打一個實用和粗獷。
所以要想異軍突起,走高端路線,必須要改變現有的風格。
畢竟富豪人家擺一兩個精美的花瓶屬於高雅,但是擺一兩個瓷碗,那隻能說是憶苦思甜,回憶當初要飯的場景。
倆人坐在拖拉機上,扯著嗓子聊起來。
“不凡,做瓷器還是要靠手上功夫,你的老師傅找的怎麼樣?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呃,問題挺大……”
“咋回事?”
“我相中一個師傅,技術那是沒的說,捏什麼像什麼,手法一絕,但是現在是哈市陶瓷廠的師傅。我跟人聊了兩次,都把工資開到40元一個月,但人家就是不同意,說什麼鐵飯碗穩定。”
張建國對此絲毫不意外。
畢竟對於人家來說,這私人小瓷窯就是小作坊,一條小船,稍微有點風浪就會翻。
但是國營陶瓷廠可不一樣,那屬於四平八穩,隻要國家不倒台,這工作他能傳下去十八代。
但是他們怎麼都想不到,再往後十幾年,他們都會被拋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