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寨鄉。
隨著城王路改擴建工程公開招標的結束,與之相關的一係列工作,也正式提上日程。
在中標公告發布前夕,宋思銘特意組織了一次專題會議,有針對性地對道路占地,補償等事項,進行布置。
並確定負責人為副鄉長杜如鬆。
杜如鬆這個人最擅長搞群眾工作,王寨鄉下麵這些村,就沒有杜如鬆不熟的,而其搞群眾工作有一個秘訣,那就是真誠。
所以,老百姓對於杜如鬆都非常信任。
在農村,占地是天大的事,涉及占地,也是最容易出亂子的,讓彆人主導這件事,宋思銘還真就不放心。
而杜如鬆也向宋思銘立下了軍令狀,保證半個月之內,結束戰鬥,不留一點兒尾巴。
宋思銘算了一下,半個月應該沒什麼問題。
畢竟,中標之後,還有一係列手續要走,同元路橋的設備,人員入場,怎麼著也得半個月以後了。
隻是,他這邊剛和杜如鬆敲定了時限,縣交通局局長李金水就打來了電話。
“宋書記,出了點兒問題。”
李金水在電話裡,吞吞吐吐地說道。
“問題?”
“什麼問題?”
宋思銘懷疑地問道。
“剛剛,市交通局的黃局長,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先彆急著對外公布城王路工程的中標結果。”
李金水回答道。
“為什麼?”
宋思銘皺了皺眉,滿是不解。
“我也問黃局長原因了,黃局長的意思是見麵再說。”
李金水說道。
“見麵再說?”
“他要來瀾滄嗎?”
宋思銘問道。
“對,說已經在路上了。”
“兩個小時之後到。”
李金水回答道。
“李局,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宋思銘問李金水。
“肯定是對中標結果有異議,沒有異議的話,不可能不讓公布結果。”
李金水按照基本邏輯推斷道。
“有異議……市交通局倒是有資格有異議。”
宋思銘喃喃自語。
這次修路,七成以上的資金是市財政撥付的,市交通局作為全市的道路主管部門,雖說沒有主導工程招標,但卻有監督之責。
“不過,咱們選同元路橋,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吧!”
李金水試探著問宋思銘。
他特意用了咱們這個詞,意思很明確,就是宋思銘參與了評標,是評標委員會的成員之一,真出了事情,大家得一起擔著。
“都是按流程走的,沒有問題。”
“換誰誰也得選同元路橋。”
“黃局長需要複核的話,就把所有原始資料都給他,實在不行,我親自過去,跟黃局長解釋。”
宋思銘也不是那種怕事的人。
當即就對李金水說道。
“好,好。”
有宋思銘做後盾,李金水的心,算是徹底放下了。
“宋書記,我看看黃局長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隨時保持聯係。”
李金水說完,便掛了電話。
宋思銘則是放下手機,陷入沉思。
“難道是網上的信息滯後,同元路橋經營上出了問題?”
宋思銘隻能從同元路橋本身去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