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愛人在甘西省援邊,已經去了半年了。”
宋思銘回答秦洪明。
“甘西省的條件可是非常艱苦。”
秦洪明像聊家常一樣,跟宋思銘聊了起來。
“確實很艱苦,我當時也勸她,希望她慎重考慮一下,但她跟我說,如果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想法,那邊疆還怎麼建設,邊疆的老百姓,怎麼脫貧?”
宋思銘感慨地說道。
他並沒有撒謊,葉如雲確實這麼說過。
一開始,葉如雲對於體製內的工作並不喜歡,認為束縛了她的發展,但後來,從省委政策研究室,調到青山團市委後,葉如雲的思想開始慢慢轉變,等到援邊報名的時候,葉如雲已經是一名合格的黨員乾部。
雖然,選擇援邊,也有前途,晉升方麵的考量,但更大的考量,還是為邊疆地區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佩服。”
“我去過甘西的邊遠地區,讓我長期在那裡生活,我肯定待不下去。”
秦洪明感慨地說道。
隨後,他對宋思銘說道:“不過,我聽說,近幾年,甘西那邊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得比較迅速。”
“是,主要是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上得比較多。”
宋思銘點點頭。
“您愛人所在的縣,有風電項目和太陽能發電項目嗎?”
秦洪明問道。
“他那個縣目前還沒有。”
宋思銘回答道。
他每周都會和葉如雲通電話,葉如雲作為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一直在忙著找項目。
其中,優先引進的項目就是風電項目和太陽能發電項目。
可由於葉如雲所在的塔喀縣,海拔比較高,配套設置不完善,國內的大型風電企業和太陽能發電企業,都繞過了塔喀縣。
這讓葉如雲非常鬱悶。
宋思銘也想幫葉如雲一把,但問題是,他沒有這方麵的資源。
“我認識一個朋友,一直想投身新能源產業,目標地區就是甘西。”
秦洪明主動說道。
“哦?”
宋思銘眼前一亮。
“回頭,我找個時間,叫上我那個朋友,咱們一起坐一坐。”
秦洪明接著說道。
今天白天的時候,他仔細地分析了一下,目前的王寨鄉,是不缺投資,不缺項目的。
你就算在王寨鄉投上三十億,五十億,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更無法引起宋思銘的重視。
還不如另辟蹊徑,從葉如雲那邊下手。
為此,他特意通過關係,要了一份塔喀縣的資料,先確定塔喀縣缺什麼,再根據情況對症下藥。
也正因為如此,才能一聊就聊到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
這一刻,宋思銘也有點兒回過味來。
之前,倪文昭說,秦洪明是奔著他來的,他並沒有當回事,現在看來,秦洪明還真是奔著自己來的。
而從秦洪明上來就聊家庭,解葉如雲的燃眉之急來看,秦洪明的目標,怕是又不在他本身。
那就隻能是嶽父葉安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