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謝謝楊部長,謝謝省委宣傳部各位領導對我的照顧。”
雖然前些天,就已經知道這件事了,但宋思銘還是得裝作不知道,
“不是照顧,這是你應得的。”
楊天祿對宋思銘說道:“你在王寨鄉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昔日最窮的鄉,變成了江北省最有名,前景最好的鄉,這都是你的功勞。”
“功勞是大家的,我隻不過開了個頭而已。”
宋思銘繼續謙虛。
“但萬事開頭難。”
“沒有你開的這個頭,王寨鄉還是那個最窮的鄉。”
楊天祿覺得鋪墊得差不多了,開始說正事,“小宋書記,我聽說,前幾天,你和絡寧縣副縣長柳佳偉,討論過記者丁向前事件。”
“丁向前事件……”
直到此刻,宋思銘才明白,楊天祿為什麼打這個電話。
最美公務員評選,省委宣傳部推薦了十個候選人,作為常務副部長的楊天祿,不可能挨個給這十個人打電話。
所以,後邊才是重點。
“我確實和柳副縣長聊過丁向前的事。”
“根據柳副縣長的反饋,絡寧縣已經對案件進行了複核,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已經決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也會向丁向前賠禮道歉,進行相應的補償。”
宋思銘回答道。
“你覺得,絡寧縣的處理方案怎麼樣?”
楊天祿問宋思銘。
“這個我不好評判,畢竟,我不是當事人。”
宋思銘儘量把自己撇出去。
“但是,這件事,現在又鬨起來了,鬨得很凶,社會影響很不好。”
楊天祿又問宋思銘,“小宋書記,你覺得,輿論的發酵,是有人刻意推動,還是媒體的自發行為?”
“我覺得是自發行為吧!”
宋思銘張口就來。
刻意推動輿論,是一項很嚴重的指控,就算推動輿論的最終目的是好的,也改變不了其過程的錯誤。
宋思銘當然不會往坑裡跳。
更何況,後來他就沒再聯係過徐承運,他也不能完全確定,法治周刊的報道,經濟觀察家的轉發,是不是徐承運搞出來的。
“自發行為……”
楊天祿沉默了兩秒鐘,這個回答也在他的預料之中,誰犯了錯誤,也不會輕易承認自己犯了錯誤,因為,承認了就要承擔責任。
而他受人所托,打這通電話的目的,也不是想追究責任,隻是想解決問題。
因此,有些事,也沒必要問得那麼清楚。
“自發行為那就更難解決了。”
“現在這已經不是絡寧縣的事了,也不是登津市的事,而是關乎著咱們整個江北省的臉麵。”
“小宋書記,你和各大媒體的關係都比較好,能不能利用這種關係,把這件事的關注度往下壓一壓。”
楊天祿旋即就對宋思銘說道。
輿論是怎麼起來的沒關係,他就想宋思銘出手,把輿論壓下去。
“楊部長,媒體那邊,我可以幫著聯係一下,可堵不如疏,單純地往下壓,好像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的麵子,宋思銘肯定要給,但是,有些問題,也要說清楚。
“你說得很對。”
“我會聯係登津市和絡寧縣的同誌,讓他們拿出一個更為妥善的處理方案。”
楊天祿向宋思銘保證。
喜歡權力之巔請大家收藏:()權力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